【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3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心悟-類中風】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4 04:31: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心悟-類中風

 

 

類中風類

 

中風者,謂火中、虛中、濕中、寒中、暑中、氣中、食中、惡中也,共有八種。

 

與真中相類而實不同也。

 

然類中有與真中相兼者,須細察其形証而辨之。

 

凡真中之証,必連經絡多見歪斜偏廢之候,與類中之專氣致病者,自是不同。

 

然而風乘火勢,邪乘虛入。

 

寒風相搏,暑風相炫,飲食招風,種種變証,所在多有,務在詳辨精細,果其為真中也,則用前驅風法,果其為類中也,則照本門施治,果其為真中、類中相兼也,則以兩門醫法合治之,斯無弊耳。

 

茲舉類中諸証,詳列於下,俾學人觸目洞然也。

 

一曰火中。

 

火之自外來者,名曰賊,實火也。

 

火之自內出者,名曰子,虛火也。

 

中火之証,良由將息失宜,心火暴盛,腎水虛衰,不能製之,故卒然昏倒,不可作實火論。

 

假如怒動肝火,逍遙散。

 

心火鬱結,牛黃清心丸。

 

肺火壅遏,貝母栝蔞散。

 

思慮傷脾,加味歸脾湯腎水枯涸,虛火上炎者,六味地黃湯。

 

若腎經陽虛,火不歸原者,八味地黃湯,劉河間地黃飲子並主之。

 

此治火中之法也。

 

或問︰火中而用桂、附者,何也?答曰︰腎陽風越,則丹田虛冷,其痰涎上壅者,水不歸原也。

 

面赤煩躁者,火不歸原也。

 

惟桂附八味能引火歸原火歸水中,則水能生木,木不生風,而風自熄矣。

 

二曰虛中。

 

凡人體質虛弱,過於作勞,傷損元氣,以致痰壅氣浮,卒然昏倒,宜用六君子湯主之。

 

中氣下陷者,補中益氣湯主之。

 

三曰濕中。

 

濕中者,即痰中也。

 

凡人嗜食肥甘,或醇酒乳酪,則濕從內受。

 

或山嵐瘴氣久雨陰晦,或遠行涉水,坐臥濕地,則濕從外受。

 

濕生痰,痰生熱,熱生風,故卒然昏倒無知也。

 

蒼白二陳湯主之。

 

四曰寒中。

 

凡人暴中於寒,卒然口鼻氣冷,手足厥冷,或腹痛,下利清穀,或身體強硬口噤不語,四肢戰搖,此寒邪直中於裡也。

 

宜用薑附湯,或附子理中湯加桂主之。

 

五曰暑中。

 

凡人務農於赤日,行旅於長途,暑氣逼迫,卒然昏倒,自汗面垢,昏不知人急用千金消暑丸灌之,其人立蘇。

 

此藥有回生之功,一切暑藥,皆不及此,村落中各宜預備。

 

灌醒後,以益元散清之,或以四味香薷飲,去濃朴,加丹參、茯苓、黃連治之。

 

虛者,加人參。

 

餘詳論傷暑門。

 

六曰氣中。

 

七情氣結,或怒動肝氣,以致氣逆痰壅,牙關緊急,極與中風相似,但中風身熱,中氣身涼。

 

中風脈浮,中氣脈沉。

 

且病有根由,必須細究。

 

宜用木香調氣散主之。

 

七曰食中。

 

醉飽過度,或著惱怒,以致飲食填塞胸中,胃氣不行,卒然昏倒,宜用橘紅二兩,生薑一兩,炒鹽一撮,煎湯,灌而吐之,次用神朮散和之。

 

其最甚者,胸高滿悶,閉而不通,或牙關緊急,厥暈不醒,但心頭溫者,即以獨行丸攻之,藥即下咽,其人或吐或瀉自應漸蘇。

 

若瀉不止者,以冷粥湯飲之,即止。

 

八曰惡中。

 

登塚入廟,冷屋棲遲,以致邪氣相侵,卒然錯語妄言,或頭面青黯,昏不知人,急用蔥薑湯灌之,次以神朮散調之。

 

蘇合丸亦佳。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6 22:53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