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3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心悟醫門八法-論清法】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2 11:30: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心悟醫門八法-論清法

 

 

論清法

 

清者,清其熱也。

 

臟腑有熱,則清之。

 

經云︰熱者寒之,是已。

 

然有當清不清誤人者,有不當清而清誤人者,有當清而清之不分內傷、外感以誤人者,有當清而清之不量其人、不量其証以誤人者,是不可不察也。

 

夫六淫之邪,除中寒、寒濕外,皆不免於病熱。

 

熱氣熏蒸,或見於口舌、唇齒之間,或見於口渴、便溺之際,灼知其熱而不清,則斑黃狂亂,厥逆吐衄,諸症叢生,不一而足。

 

此當清不清之誤也。

 

然又有不當清而清者何也?有如勞力辛苦之人,中氣大虛,發熱倦怠,心煩溺赤,名曰虛火,蓋春生之令不行,無陽以護其榮衛,與外感熱証,相隔霄壤。

 

又有陰虛勞瘵之証,日晡潮熱,與夫產後血虛,發熱煩躁,証象白虎,誤服白虎者難救。

 

更有命門火衰,浮陽上泛有似於火者。

 

又有陰盛隔陽,假熱之証,其人面赤狂躁,欲坐臥泥水中,或數日不大便,或舌黑而潤,或脈反洪大,崢崢然鼓擊於指下,按之豁然而空者,或口渴欲得冷凍飲料而不能下或因下元虛冷,頻飲熱湯以自救,世俗不識,誤投涼藥,下咽即危矣。

 

此不當清而清之誤也。

 

然又有清之而不分內傷、外感者何也?蓋風寒閉火,則散而清之,經云︰火鬱發之是也暑熱傷氣,則補而清之,東垣清暑益氣湯是也。

 

濕熱之火,則或散、或滲、或下而清之,開鬼門、清淨府、除陳 是也。

 

燥熱之火,則潤而清之,通大便也。

 

傷食積熱,則消而清之,食去火自平也。

 

惟夫傷寒傳入胃腑,熱勢如蒸,自汗口渴,飲冷而能消水者,借非白虎湯之類,鮮克有濟也。

 

更有陽盛拒陰之証,清藥不入,到口隨吐,則以薑汁些少為引,或薑製黃連反佐以取之,所謂寒因熱用是也。

 

此外感實火之清法也。

 

若夫七情氣結,喜、怒、憂、思、悲、恐、驚,互相感觸,火從內發,丹溪治以越鞠丸,開六郁也。

 

立齋主以逍遙散調肝氣也,意以一方治木郁而諸郁皆解也。

 

然經云︰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

 

逍遙一方,以之治氣上、氣結者,固為相宜,而於氣緩、氣消、氣亂、氣下之証,恐猶未合。

 

蓋氣虛者,必補其氣。

 

血虛者,必滋其血。

 

氣旺血充而七情之火悠焉以平。

 

至若真陰不足,而火上炎者,壯水之主以鎮陽光。

 

真陽不足,而火上炎者引火歸原以導龍入海。

 

此內傷虛火之治法也。

 

或者曰︰病因於火,而以熱藥治之,何也?不知外感之火,邪火也,人火也,有形之火,後天之火也,得水則滅,故可以水折。

 

內傷之火,虛火也,龍雷之火也,無形之火,先天之火也,得水則炎,故不可以水折,譬如龍得水而愈奮飛,雷因雨而益震動,動陰蒙沉晦之氣,光焰燭天,必俟雲收日出而龍雷各歸其宅耳。

 

是以虛火可補而不可瀉也。

 

其有專用參,而不用八味者,因其穴宅無寒也。

 

其有專用六味而不用桂附者,因其穴宅無水也。

 

補則同,而引之者稍不同耳。

 

蓋外感之火,以涼為清。

 

內傷之火,以補為清也。

 

然又有清之而不量其人者何也?夫以壯實之人,而患實熱之病。

 

清之稍重,尚為無礙。

 

若本體素虛,臟腑本寒,飲食素少,腸胃虛滑,或產後、病後、房室之後,即有熱証,亦宜少少用之,寧可不足,不使有餘;或餘熱未清,即以輕藥代之,庶幾病去人安,倘清劑過多則療熱未已而寒生矣。

 

此清之貴量其人也。

 

然又有清之不量其証者何也?夫以大熱之証,而清劑太微,則病不除,微熱之証,而清劑太過,則寒証即至,但不及猶可再清,太過則將醫藥矣。

 

且凡病清之而不去者,猶有法焉壯水是也。

 

王太仆云︰大熱而甚,寒之不寒,是無水也,當滋其腎。

 

腎水者,天真之水也取我天真之水以製外邪,何邪不服?何熱不除?而又何必沾沾於寒涼,以滋罪戾乎﹗由是觀之,外感之火,尚當滋水以製之,而內傷者更可知矣。

 

大抵清火之藥,不可久恃,必歸本於滋陰。

 

滋陰之法,又不能開胃扶脾,以恢複元氣,則參、苓、耆、朮,亦當酌量而用。

 

非曰清後必補,但元氣無虧者,可以不補;元氣有虧,必須補之。

 

俟其飲食漸進,精神爽慧,然後止藥可也。

 

此清之貴量其証也。

 

總而言之,有外感之火,有內傷之火,外感為實,內傷為虛,來路不同,治法迥別,寧曰熱者寒之,遂足以畢醫家之能事也乎﹗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9 14:29 , Processed in 0.09765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