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中林六經辨證醫案太陽證剛痙】
太陽證剛痙(臨產麻疹)
郭××,女,20歲。
成都某廠工人。
【病史】1951年春,因臨產入××產院。
次日晨,自覺身倦、頭昏、發熱、惡寒,雙眼流淚,鼻流清涕,臉上出現紅疹,當即診斷為麻疹。
因怕傳染,通知其轉傳染病院。
由於即將分娩,兩院相距又遠,家屬不同意,最後回到家中,復感風寒,病情急劇惡化,昏迷失語。
遂請範老去家急診。
按太陽證麻疹寒閉論治,服藥兩劑,轉危為安。
【診治】面部耳後麻疹出而復收,疹色轉為淡紫微暗,疹點下陷。
額頭微熱無汗,惡風寒,胸悶氣緊上逆。
項背強痛,兩手抽搐,口噤無聲,人已昏迷。
面色灰暗,唇淡微烏,撬開牙關,視舌質淡紅偏暗,苔黃夾白微膩,脈浮緊。
此當臨產疹出未透而重感風寒,麻毒內陷,並致剛痙之危證。
法宜驅風散寒,解痙透疹,以葛根湯加減主之。
處方 葛根10克 麻黃10克 桂枝6克 白芍10克 甘草3克 生薑10克 升麻10克 服藥後,逐漸清醒,聲漸出而語清,手足抽動停止。
頭項強痛明顯減輕,疹點重新現出。
此為寒邪衰,鬱閉開,剛痙主證已解,轉為正常疹出,遂即順產。
後繼以清熱解毒、甘寒養陰之劑,調治而愈。
【辨證】一般說來,麻疹屬溫病範圍,切忌辛溫發汗。
為什麼本例競從太陽經病風寒表實兼證入手?《金匱要略》云:「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日剛痙」,「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衝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痙,葛根湯主之。」
臨床所見,患者突然項背強痛,胸悶氣緊上逆,口噤不得語,以及牙關緊閉等,皆為寒氣盛而痙在表。
同時疹出即沒,疹點下陷,昏迷失語,牙關緊閉,顯係麻疹中途隱沒之閉證。
此病例病機,究屬熱閉寒閉?細察之,額頭雖微熱,但非全身灼熱;雖昏沉失語,但無煩渴譫妄;疹點雖下陷,僅淡紫微暗。
參之唇色,暗淡不紅;苔黃而不燥,脈浮緊而不洪數。
顯然,應屬麻疹寒閉之逆證。
不可泥於「痧喜清涼,痘喜溫暖」之說。
故投葛根湯發表透疹以除寒閉,從經輸達邪外出,以解剛痙。
【按語】產褥期中,由於失血傷津,產道創傷,感染毒邪而引起「產後發痙」,頗不乏人。
本例麻疹,發生於成年,且臨產發病,並轉為寒閉剛痙,在臨床中頗為罕見。
此證對產婦而言,生死反掌。
其致命之危,首在麻疹寒閉而引起之抽搐昏迷。
故臨證之要點,必須撥開雲霧,辨析其癥結。
綜觀患者麻疹寒閉諸證,按傷寒六經,歸根到底,則為寒氣盛而致痙,應屬寒,屬表,屬實,病在太陽之經,葛根湯實為對症之良方。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8%8C%83%E4%B8%AD%E6%9E%97%E5%85%AD%E7%B6%93%E8%BE%A8%E8%AD%89%E9%86%AB%E6%A1%88/inde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