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34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飲用藥酒的注意事項】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5-25 21:19: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飲用藥酒的注意事項


1.飲量適度: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

 

古今關于飲酒害利之所以有較多的爭議,問題的關鍵即在于飲量的多少。

 

少飲有益,多飲有害。

 

宋代邵雍詩日:“人不善飲酒,唯喜飲之多;人或善飲酒,難喜飲之和。

 

飲多成酪酊,酪酊身遂屙;飲和成醺酣,醺酣顔遂酡。”

 

這裏的“和”即是適度。無太過,亦無不及。

 

太過傷損身體,不及等于無飲,起不到養生作用。

 

2.飲酒時間:一般認爲,酒不可夜飲。

 

《本草綱目》有載:人知戒早飲,而不知夜飲更甚。

 

既醉且飽,睡而就枕,熱擁傷心傷目。

 

夜氣收斂,酒以發之,亂其清明,勞其脾胃,停濕生瘡,動火助欲,因而致病者多矣。

 

由些可見,之所以戒夜飲,主要因爲夜氣收斂,一方面所飲之酒不能發散,熱壅于裏,有傷心傷目之弊;另一方面酒本爲發散走竄之物,又擾亂夜間人氣的收斂和平靜,傷人之和。

 

此外,在關于飲酒的節令問題上,也存在兩種不同看法。

 

一些人從季節溫度高低而論,認爲冬季嚴寒,宜于飲酒,以溫陽散寒。

 

3.飲酒溫度:在這個問題上,一些人主張冷飲,而也有一些人主張溫飲。

 

主張冷飲的人認爲,酒性本熱,如果熱飲,其熱更甚,易于損胃。如果冷飲,則以冷制熱,無過熱之害。

 

元代醫學家朱震亨說:酒“理直冷飲,有三益焉。過于肺入于胃,然後微溫,肺先得溫中之寒,可以補氣;次得寒中之溫,可以養胃。冷酒行遲,傳化以漸,人不得恣飲也。”

 

但清人徐文弼則提倡溫飲,他說酒“最宜溫服”,“熱飲傷肺”、“冷飲傷脾”。

 

比較折中的觀點是酒雖可溫飲,但不要熱飲。

 

至于冷飲溫飲何者適宜,這可隨個體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對待。

 

4.辨證選酒:根據中醫理論,飲酒養生較適宜于年老者、氣血運行遲緩者、陽氣不振者,以及體內有寒氣、有痹阻、有瘀滯者。

 

這是就單純的酒而言,不是指藥酒。

 

藥酒隨所用藥物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能,用補者有補血、滋陰、溫陽、益氣的不同,用攻者有化痰、燥濕、理氣、行血、消積等的區別,因而不可一概用之。

 

體虛者用補酒,血脉不通者則用行氣活血通絡的藥酒;有寒者用酒宜溫,而有熱者用酒宜清。

 

有意行藥酒養生者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作選擇。

 

5.堅持飲用:任何養身方法的實踐都要持之以恒,久之乃可受益,飲酒養生亦然。

 

古人認爲堅持飲酒才可以使酒氣相接。

 

唐代大醫學家孫思貌說:“凡服藥酒,欲得使酒氣相接,無得斷絕,絕則不得藥力。多少皆以和爲度,不可令醉及吐,則大損人也。”當然,孫思貌只年累月、堅持終生地飲用,他可能是指在一段時間裏要持之以恒。


引自:http://www.39yao.cn/zhongyi/yongjiuzhuyi/45395.html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1800 銀幣 +1 收起 理由
巨門 心得分享,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16 02:5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