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3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正傳 卷二 痰飲 論228】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7-23 19:06: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正傳 卷二 痰飲 論228

 

 

論 《內經》曰:諸氣憤鬱,皆屬肺金。

 

蓋肺氣鬱則成熱,熱盛則生痰。

 

丹溪曰:自鬱成積,自積成痰,痰挾瘀血,遂成窠囊,此為痞、為痛、為噎膈翻胃之次第也。

 

王隱君曰:痰證古今未詳,方書雖有懸飲、留飲、支飲、痰飲諸飲之異,而莫知其為病之源。

 

或頭風目昏。

 

眩運耳鳴,或口眼蠕動,眉棱耳葉瘙癢,或四肢游風腫硬,似痛非痛,或為齒頰癢痛,牙床浮腫而痛癢不一,或噯氣吞酸,嘈雜嘔噦,或咽嗌不利,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色似煤 ,形如破絮桃膠蜆肉之類,或心下如停冰雪,心頭冷痛時作,或夢寐奇怪鬼魅之狀,或足腕酸軟,腰背卒痛,或四肢骨節煩疼,並無常所,乃至手麻臂痛,狀若挫閃,或脊中每有一掌如冰凍之寒痛者,或渾身習習如蟲行者,或眼沿澀癢,口糜舌爛,甚為喉閉等證,又或繞項結核,似非,或胸腹間如有二氣交紐,噎塞煩悶,有如煙氣上衝,頭面烘熱,或為失志顛狂,或為中風癱瘓,或為勞瘵荏苒之疾,或為風痹及香港腳之候,或心下怔忡,驚悸如畏人將捕,或喘嗽嘔吐,或嘔冷涎綠水黑汁,甚為肺癰腸毒便膿攣跛,其為內外疾病,非止百端,皆痰之所致也。

 

蓋津液既凝為痰為飲,而洶涌上焦,故口燥咽乾;流而之下,則大小便閉塞,面如枯骨,毛髮焦干。

 

婦人則經閉不通,小兒則驚癇搐搦。

 

治法宜先逐去敗痰,然後看虛實調理,故制沉香滾痰丸,為通治三焦痰飲之要藥也。

 

愚竊以其論證固詳,不問虛實而以一峻藥攻之,恐未中乎肯綮也歟。

 

蓋資稟有濃薄,病邪有淺深,一或失手,何以收救。

 

故丹溪有曰:治痰用利藥過多,致脾氣虛,則痰反易生而多矣。

 

又曰:中焦有食積與痰而生病者,胃氣亦賴所養,卒不可便攻,攻盡則愈虛而病劇。

 

夫滾痰丸,止可投之於形氣壯實、痰積膠固為病者;若氣體虛弱之人,決不可輕用也。

 

慎之慎之!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30 01:31 , Processed in 0.15625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