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3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正傳 卷二 中暑 論158】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7-22 20:32: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正傳 卷二 中暑 論158

 

 

中暑論 《內經》曰: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

 

潔古曰:靜而得之為中暑,動而得之為中熱。

 

中暑者陰證,中熱者陽證。

 

東垣曰:暑熱之時,無病之人,或避暑於深堂大廈得之者,名曰中暑,其病必頭痛惡寒,身形拘急,肢節疼痛而煩心,肌膚大熱無汗,為房室之陰寒所遏,使周身之陽氣不得伸越,大順散等熱藥主之。

 

若行人或農夫,於日中勞役得之者,名曰中熱,其病必苦頭痛,發躁熱惡熱,捫之肌膚大熱,必大渴引飲,汗大泄,無氣以動,乃為大熱外傷肺氣,蒼朮白虎等涼劑主之。

 

王安道曰:暑熱之氣一也,皆夏月中傷其邪而為病焉,豈以一暑熱分為陰陽二證而名之耶?其避暑於深堂大廈,及恣食藏冰瓜果寒涼之物,正經所謂口得寒物、身犯寒氣之病耳,自當同秋冬即病陰證傷寒處治,不可名中暑也。

 

此論固是,抑亦有未悉之旨也歟。

 

愚按:仲景傷寒論中,一證曰中 ,即中暑也,虛而微弱,煩渴引飲,體熱自汗,此蓋得勞役體虛而暑邪干衛之候,是宜東垣清暑益氣湯等補益之劑治之而愈。

 

一證曰熱病,即中熱也,脈洪而緊盛,頭疼身熱,口燥心煩,此蓋得之於冬感寒邪,鬱積至夏而發,乃挾暑而成大熱之候,是宜黃連、白虎、解毒等湯清涼之劑調之而愈。

 

曰中暑者,陰證內傷之為病也;曰中熱者,陽證外感之為病也。

 

曰陰曰陽,豈不於斯而明辨之乎,學人宜再思之。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29 18:46 , Processed in 0.18750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