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17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學《上善若水》一文後感】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5-8 21:54: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學《上善若水》一文後感

 

老子先生所著《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全文如下:上善若水。
 

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恶,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某國學大師、學者注解此書並出版,流傳書市網絡供大眾學習理解。
 

其在註解“上善若水”一文指出:因“水的性質和功能”所以“以水為善的形象比喻”。
 

我理解作者的意思是:水為最善者,最高的善像水一樣。
 

水的性質和功能是什麼?

 

該作者接着說:“水善利萬物,處眾人之所恶”是兩大原則,前者是水的功能為建立這原則的依據,後者是水的性格作建立此原則的基礎。

 

作者認為原文“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是老子先生的“七條準則”,這七條準則是從水的特性中引申出來的。
 

作者稱之為“七善”:“居善地”,學習水謙下自處的風格。
 

“心善淵”,學習水大度能容的胸懷。
 

“與善仁”,學習水仁慈柔和的美德。
 

“言善信”,學習水誠信無偽的准則。
 

“政善治”,學習水約束自已的品質。
 

“事善能”,學習水方圓有致的修為。
 

“動善時”,學習水及時而動的藝術。
 

作者認為正因這七善品性,水不爭名利,天下無人能比得過它,無人爭得過它。
 

文中還寫道賞善罰恶也是水的特性,認為水的恶的一面造就水的善根(水的覆、更替、塗炭生靈,是惡的一面,但使新生命出現,推動社會進程,實為善根),作者認為為人處世也要像水一樣不僅包容,還要棄惡揚善。
 

作者還引申出七善的新解,在此不一一累述。
 

受眾多教授、學者、宗教人士的對《道德經》五花八門注解的影響,世人對 “上善若水”理解的普遍認知為:像水一樣不爭名利為最善之舉(或像水一樣不爭名利為最佳處世態度)。
 

7日晚7時,有幸參與老師為我等公開授課講解《上善若水》一文。
 

我因此有了全新的理解認知且受益非淺。
 

我所理解老師的直譯如下:

 

“上善若水”:最好的為人處世就像水一樣。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水好在被萬物生長所需求而且樂於被需求分享,能處理眾人嫌惡和不需要的東西或事物,所以符合於被內需和被外需的兩個規律。
 

“居善地”:處於好的立場。
 

“心善淵”:心思深思熟慮。
 

“與善仁”:與人保持好的關系。
 

“言善信”:說話誠信以對,不輕諾。
 

“正善治”:處理方式要有分寸,拿捏好。
 

“事善能”:做事要量力而行。
 

“動善時”:做事的時候要符合時機。
 

“夫唯不爭,故無尤”:只有上述如此,才會不產生沖突爭議而致犯錯的憂患。
 

老師在給我們直譯“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恶,故幾於道”時就指出水的特性:必要性,非必要性;內需性、外需性。
 

這是如何理解呢?

 

必要性是指:萬物需要水才能生長、發展。

 

這也是萬物本身的內在需求,没有水不行。
 

這是萬物的的內需性。
 

非必要性,可以理解為非生長發展所必需的其他需求。
 

比如說,衣服髒了、環境髒、發臭了,需要水來清除,“處眾人之所惡”這是指事物的外需性。
 

水能滿足萬物內需,也有能力解決其外需。
 

人之內需,個人素質的提升為內需。
 

人之外需,改變外在環境和獲得物質為外需求。
 

這時候,處事幫人就需要衡量自己的能力,不要盲目無方法的給予來解決外需,達不到幫助的本意,又害自己於困境。
 

因而為人處事的確有其方式方法,而最好的方式,在我所理解的老師注解譯文。
 

即“最好的為人處世方式就像水一樣。水好在被萬物生長所需求而且樂於被需求分享,有能力處理眾人嫌惡和不需要的困境或事物,所以符合於被內需和被外需的兩個規律。對待萬事萬物的看法、見解,要處於好的立場去考慮。做事情前或答應别人的事情前,要先思考自己有没有能力做好,要量力而為,不要隨意許諾。與人相處要保持友善良好的關系。一切事情誠實相待,不謊言不輕諾。處理事情和問題的時候,要有分寸,輕重緩急拿捏得當。做事情和答應做事情前,要有一個好的方法、規劃,想清楚有没有能力做到,不輕率處理。做事的時候,行動的時候要符合合適的時機。只有做到上述如此處事方式,才會不產生沖突爭議而致犯錯的憂患”。

 

明白該文的本意後,我忽的想起一句話“君子之交淡如水”。

 

這句話如何理解呢?

 

我曾認為它的意思是:君子與人相交往,如水一樣淡泊,不爭名利。

 

現在我有了新的理解。
 

與君子相關的名詞能找到很多:例如“君子有成人之美”,成人之美意指奉獻,做好事,故“君子”也代表“好人”。
 

是不是做到水一樣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人,就是君子?就是好人?答案也許不全對也。
 

比如,授人魚與授人漁。
 

一個在盲目好心幫助别人,可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也許負擔不起幫助之舉後,别人還會這樣理解:他不幫我了,真是偽君子!

 

又或者累個半死,繼續勉強幫人,而使自己陷入險境、困境,可能被幫助的人還認為:原來他不過如此,也没什麼能力幫我了。

 

生活中、工作中這樣的例子很多,自己焦頭爛額不說,可能還拖累到家人。
 

這種人是做了好事没有好結果的“爛好人”。
 

老師稱其為笨人,我很贊同。
 

另一個授人漁,則用智慧的方式,把自己的經驗技能分享給人,而輕鬆解決問題,獲得尊重,被贊為君子、好人。
 

上述都是從善的做法,也都具有上文作者提到的“仁慈”品德,可是方法不同得道的結果不同。
 

所以說,為人處事不是做慈善最重要,是做慈善的方式最關鍵。
 

因此為人處事要量力而行,用好的方法,有規劃的去做。
 

符合做老師解析的“事善能”。
 

這樣才有能力和智慧“處眾人之所惡”幫助别人脱離其困境。
 

又如“謙謙君子”,生活中我們一般理解:處事謙虛的人。
 

似乎與原文作者解釋“‘居善地’:學習水謙下自處的風格”比較相符。
 

為人處事真是謙讓謙虛才是君子行為嗎?

 

我現在不這樣看,謙虛固然是美德,但也不能愚謙。

 

比如,有一個好的機會(如致富、升職、升學等),若因為要做一個君子,謙下自處,而不把握不爭取,以致自己喪失機會,影響的不僅僅是自己一生的前途,還累極家人。
 

您說如此是君子嗎?

 

“居善地”為謙下之意?難道老子先生教我們做一個愚蠢的“君子”?顯然不是如此。

 

我覺得,“謙謙君子”,是指為人處事不輕諾,謙量,量力而為的人,也是對待事情見解有深思熟慮的人。
 

深思熟慮是一種責任的態度和嚴格要求慎密的態度。
 

即是詞典對“謙謙君子”的解釋:謙虛而嚴格要求自己的人。
 

也合老師對“事善能”、“心善淵” 的注解。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似乎就是上文作者註解的“‘言善信’:學習水誠信無偽的準則。”行為體現。
 

若是一個喜歡隨便承諾於人的人,要堅守誠信是多麼的難事,不是難做到,就是為難自己去做到。
 

所以為人處事重諾固然是君子,不輕諾更是君子處世之道。
 

才能受人相信為人所需要。
 

便符合為他人接受和需求的水之特性。
 

“君子心寬廣,小人常憂愁”,說的是君子胸懷寬廣,能容一切人和事,而小人卻心胸狹窄,心理負擔重而常憂愁。
 

似乎君子之意符合原文註解“‘心善淵’:學習水大度能容的胸懷。”,在此我個人理解為:“君子心寬廣,小人常憂愁”是一種心態和立場所致的結果。
 

積極的,在好的立場,一切從好的方面去考慮看待事物,才會心情坦蕩而不至於憂愁。
 

這便是老師對“居善地”的本義直譯。
 

從水被萬物所需,利萬物來看,水也是樂於分享的、是積極的。
 

所以向水學習處事法第一個方法就是“居善地”。
 

你的態度決定一切行為後果,為行事之首先。
 

我前面提到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出自薛仁貴與王茂生的故事,雖然在故事裏意為弘揚朋友之間真情實意,如水平淡無欲求交往付出,抨擊小人重利欲的行為。
 

但綜上“君子”之行為,都能體現“上善若水”處世法。
 

所我對其的又一理解為:君子與人相交,為人處事的方式,像水一樣符合於道。
 

君子能用到老師所解七個處事法則處世,實乃為智慧之人。
 

因而,我對君子也理解為“有智慧、能力幫助他人”之士。
 

君子為強者,強大非強勢的強者。
 

高風亮節也好,成人之美也好,心懷寬廣也好,都是智慧認知而懂得為人處事的結果。
 

而弱者涵蓋“小人”、“壞人”“可憐人”等,這些弱者,實為愚昧之人,他們所做低級或損人或困頓,實因智慧不及缺乏正確的方法獲得他們無論是精神上還是物質上的需求。
 

做生活的“智者”,還是做“弱者”,這便是我們自己來選擇。
 

以上,是我個人愚見。
 

如何掌握最好為人處世智慧,老子先生早在幾千年前便告訴我們了:“上善若水”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老師的註解已準確明白的道出其義。
 

各權威,各著名對《上善若水》解義竟五花八門,同辭非同義的一些文章註解,竟在高校、名企等各階層流傳學習,備受膜拜。
 

可歎。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3000 銀幣 +1 收起 理由
文曲 感謝分享心得。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7 05:50 , Processed in 0.18750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