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修行的境界:機發於踵】
莊子說到了這個境界是“名實不入”,“名”代表一切外在的現象,“實”代表我們認為的一切真實的環境。
“明日,又與之見壺子。出而謂列子曰:‘幸矣!子之先生遇我也,有瘳矣!全然有生矣。吾見其杜權矣!’” 第二天列子又陪神巫來見壺子。
他出來告訴列子說:很幸運,你的老師總算碰到我,這個病好了,這條命有救了,今天我看有生機了。
他說這是我的功勞,因為你的老師看了我一下,等於現在人講的,我的加被,我的感應,或我念個咒,所以把它弄好了。
這種都是有功歸之於自己的辦法。
“吾見其杜權矣。”“杜”就是關閉關起來,我們讀古書,常常讀到“杜門謝客”,就是關起門來不見客人。
“杜權”同“杜德機”不一樣。
他說我現在瞭解了,上一次看到你的老師快要死了,完全關閉了,那是暫時的,現在還有一線生機可以救了。
“列子入,以告壺子。壺子曰:‘鄉吾示之以天壤,名實不入,而機發於踵。是殆見吾善者機也。嘗又與來。’” 列子聽了以後很高興,回來向老師壺子報告。
“鄉”通向,就是白話裏的剛才。
後來中國文化許多的古書上,這兩個字常常通用。
壺子說:我剛剛給他看的境界是“天壤”,就是陽氣上升向高空走的境界。
我們要注意,這都是修養的三部功夫,莊子那麼明白地講,同我們學佛學禪定有很大關係的。
前面講的“杜德機”是“地文”之學,完全進入陰的境界,定下去什麼都沒有。
換一句說,我們普通人修道,很嚮往這個入定,其實真正的入定,拿中國文化的道理講,正是陰境界,關閉的境界。
所以修道成功,拿道家觀念來講,要純陽之體,要純陽的境界。
純陽的境界不是關閉的,是開發的。
等於佛家講的大圓鏡智佛光普照那個道理。
但是要真正陽氣的發起,必須要經過陰境界才能發起,陰極才能陽生,所謂靜到極點才生起動,那個動不是大動,是靜中之動,是自動,這個自動就是昇華的境界。
那麼莊子在這裏,也等於把實際情形顯露給我們了。
莊子說到了這個境界是“名實不入”,“名”代表一切外在的現象,“實”代表我們認為的一切真實的環境。
換句話說,到了這個境界,內外不是隔絕,外面的一切境界影響,雖然過來,此心自然不動念,不是有意的控制它,是自然的。
我們普通的人,要修到把念頭控制來“不動心”,已經非常難,即使做到了,也是“地文”的境界,陰的境界。
那對道的修養,還沒有影子呢,還只是初步摸著而已。
到了“天壤”的境界,陰極陽生,就是“名實不入”。
如果我們再加兩個字,就是“名實不入於中”,這個“中”,不是心藏不是腦子,這個“中”是個抽象的,等於是本體自性的。
“而機發於踵。”這個時候的“機”,也包括了氣,氣不完全是“機”,就是我們現在講的修氣脈。
普通學佛學道的很注重這個修氣脈。
氣是氣,但是要注意不是修鼻子呼吸之氣,鼻子呼吸之氣是氣的最初步,因為這個氣沒有什麼可修的,所以拼命煉氣功的人要特別注意,因為這個氣是往來的,生滅的。
這個氣一下進來一下出去,你想辦法盡力把它控制住,讓它停留下來,你功夫再高,也不過多停留一陣的時間,它還是一來一去。
所以認為呼吸之氣,就是生命之氣,完全錯了。
因為這個氣有生有滅,有來有往。
所以修息就是一生一滅中間那個生命本能,那個作用叫作氣。
原理上是如此,也是事實,大家自己去體會。
至於修脈呢,比氣又進一步了。
脈不是血管,也離不開每一個微血管神經,微血管神經還是初步的。
真正的脈還不是微血管神經,是我們這個生命同宇宙之間交流的交通的,可以說是無形無相的。
可是有這麼一個作用,這只有拿自己本身做實驗,修養到達那個境界,功夫到達那個時候,自然會知道。
所以修氣修脈修成功了,就是莊子講的這個“機”了。
這個機關的機,就有把握了。
“而機發於踵”,所以氣脈的道理都是從腳底心發動的。
這一點我們常常強調,非常重要。
莊子在《大宗師》中都提到,“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普通人的呼吸是到肺部,在喉部,就是剛才講的呼吸往來,普通人活到若干時間一定要死掉的。
“真人”,得道的人,他們每一呼吸都到達腳後跟腳底心的,這就是“機發於踵”。
所以我們的腳後跟腳底心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是腳底心,古人有一句至理名言:“精從腳底生”,這個“精“不是精蟲卵藏那個精,如果講精蟲從腳生,那你腳後跟出毛病了,有細菌了,那你完全搞錯了。
這個“精”是精神的精,就是生命的本來。
“是殆見吾善者機矣。”“善”是代表陽,所以我們中國講修養“為善最樂”,那不是理論,是一個實際的事。
人真正做了善事,會非常快樂。
快樂不是高興,高興還不算快樂。
因為“善”的思想代表陽,所以做善事,是陽機發動,陽氣就充滿,生機就充滿。
做壞事,憂愁苦怒代表陰,所以人在憂愁苦怒之中,或做惡事做得越多,陰氣越來越重。
引用: http://www.yiyuanyi.org/guoxue/200905/1326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