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84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7-17 11:05: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

 

道,“有情有信”,“情”不是感情之意,“有情”就是現在講的有境界的,“有信”,有徵候的。
 

道在哪里呢?不在老師那裏,也不在菩薩那裏,道在你自己那裏。
 

“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 這個道,“有情有信”,“情”不是感情之意,“有情”就是現在講的有境界的,“有信”,有徵候的。
 

做功夫,你明白了一步,一步的象徵會出來。
 

但是“無為無形”,你越是做功夫離道越遠,心境越清靜越空靈,越接近“無為”,雖然“無為”,而又是“無形”的。
 

那你說“無為無形”是空的,看不見的,可你心神真能養到空了,那空就有一步一步的境界,一步一步的徵候。
 

這個做功夫,莊子在《人間世》的“心齋”裏已經講過了,孔子也曾經講過,不過孔子只講原則,孔子講道就很困難了,他是做篤實的功夫。
 

孔子講:“吾十五有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而不逾矩。”我們小時候讀古書,很調皮,孔子小時候腿不大方便,三十歲才站得起來,大概在學校少運動,就這麼亂扯一通。
 

孔子這一段話的意思是:從十五歲求學,經過十五年學習,才建立了信念;再加十年作人做功夫,四十才不懷疑,不然都在動搖之中;再做十年功夫,五十歲才有消息;“六十而耳順。”那個耳朵不順?什麼叫“耳順”呢?應是“六十而耳、順”,就是是非善惡合一了;再過十年,才得了道。
 

孟子講“四十而不動心”,同孔子的“四十而不惑”差不多。
 

但孟子傳道,講“浩然之氣”,怎麼“浩”法呢?他又不講了。
 

孟子講的修養在《盡心章》裏有:“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幾步功夫都講完了,就是莊子講的“有情有信”,“可欲之謂善”,譬如在座許多信佛信教的,喜歡跑廟子找老師,你就是善人,“可欲”就是想求,你想要就是善,但你還沒有見道。
 

你用功上路,漸漸就會達到“有諸己之謂信。”那是說,火候到了,必然會有它的境界呈現,可以征信無疑。
 

但是還不行,還要身心充實。
 

孟子這一段話,一路下來,講的都是修持功夫的層次經驗。
 

其實幾家道理都一樣,說法不同而已。
 

“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 我們找明師傳道沒有用,道是“可傳而不可受”的,這就很妙了,既然“可傳”,何以“不可受”呢?我們不要被莊子文字欺騙了,這當然可傳,代代相承是有的。
 

只要有一個得道的觀念,那已經錯了,這就是“不可受”的理由。
 

你如果有老師傳我道了的這個觀念,就已經違反了“無為無形”的觀念了。
 

怎麼又叫“可得而不可見”呢?因為道是“無為無形”的,當然不可見。
 

所以我們看見某人有道,古人形容得非常好,“儼然有道之士”,好像有道的樣子,但道不在形象上。
 

這個“儼然”,等於佛家的“如”,“如來”,“如來”翻譯得非常高明,好像來了卻又沒有來,來而不去,去又不去,就是這個道理。
 

“儼然”在中國文學上,用得之高明,有時一看,覺得古人實在聰明,現在人沒有那麼聰明。
 

這個道為何“可傳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呢? “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 道在哪里呢?不在老師那裏,也不在菩薩那裏,道在你自己那裏,“自本自根”,自己本來有的。
 

所謂明師傳道,不過是把他的經驗告訴你而已,你拿著他的經驗比著去做,找出得道的道是什麼,不是他給你一個什麼東西,道不是鈔票,鈔票給你也會用光的,道不會掉的,是“自本自根”的。
 

這個道在沒有天地萬有之前,就永遠存在了,這才是“存在主義”。
 

“神鬼”,鬼靠什麼來迷人呢?就是靠這一點道的靈光,這個“神”是動詞不是名詞,鬼得了這點道的靈光就更神了,不然就是一個笨鬼。
 

“神帝”,得了這個“神”才可以做上帝,不然就是“下帝”了,那就不行了。
 

“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這裏就是老子觀念的發揮,老子講,道“恍兮惚兮,其中有精”,就是這個道理。
 

“太極”是上古的名稱,我們讀了《莊子》,再看孔子著《易經•系辭》就知道,“太極”這個名詞也非孔子所創,也非莊子所創,是上古老祖宗所傳下來的。
 

“太極”這個名詞代表宇宙初生那一點那個東西,等於現在講的物理動能最初的那一下。
 

至於“無極”是我們中國文化後來所造的。
 

老子的徒孫列子的書《列子》上,在“太極”上面創了“無極”“無始”等五個名詞。
 

“六極”就是六合,就是空間,東南西北上下。
 

中國過去講宇宙只用六合,這是在春秋戰國的時代。
 

到了秦漢以後,用八方,所謂“八方風雨會中洲”,這是康有為有名的對子。
 

到了佛學進入中國,加成了十方,所謂十方,即四方四隅和上下。
 

“上古”是無始以來,非常古老。
 

這一段用高、深、久、長來形容道。
 

引用: http://www.yiyuanyi.org/guoxue/200905/12830.html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3000 銀幣 +1 收起 理由
文曲 很不錯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8 03:24 , Processed in 0.07812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