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格言: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 “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這等於莊子的格言。 莊子這一段話,如果說是教育,我們曆代的教育家說不出口,它非常消極,也很逃避,而且對人生處世非常滑頭。 不過,有它的道理。 “為善無近名,”做善事應該的,做到了沒得名氣地做善事,別人不曉得你在做善事。 “為惡無近刑。”沒有一個絕對的善人,每一個人內在的私生活上總有不對的地方,但是做壞事不會達到犯法的邊緣,不會達到受打擊痛苦失敗到極點的邊緣。 就是說善惡之間恰到好處,你說這人好嗎?好不到哪裏去,壞嗎?也不壞。 這兩句話表面上看起來是這樣。 所以有人研究《莊子》,認為道家都是逃避的、消極的。 實際上不是這樣。 “為善無近名,”中國的文化,不只是《莊子》這麼講,諸子百家都是如此。 中國文化講做好事,有四個字,叫做陰功積德,不知道你們年青人聽過沒有?我們當年所受的教育,這個道理灌輸得很多,做人一輩子要陰功積德。 陰是暗,偷偷做好事,別人不知道,這才是陰功,真正的陰功才是真正的積德。 為了做好人而做好事,為了讓人家去表揚,為了讓人家叫我們好人,看到我們做了善事,那就不算善事了。 《聊齋志異》這本講鬼、講怪、講狐狸精的小說,它的宗旨在哪裏?很多人不懂。 《聊齋志異》第一篇是什麼?《考城隍》。 故事是有一個讀書人,做夢時接到通知,叫他立刻參加考試。 他到考場一看,上面坐的主考官是關公。 中國人素來對關公尊重得不得了,比包公還可怕。 關公發下題目,他就做,卷子裏有幾句話:“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就是說一個人有心地去做好事,表現給別人看,或表現給鬼神看,雖然是好事,也沒有什麼值得獎勵的。 又例如有一把刀不好用了,隨手丟掉,而不幸傷了人,實在沒有存心要傷害他,那麼雖然是一件壞事,也不該處罰。 關公當場閱卷,拍案叫好,於是命令他馬上去做城隍,就是陰間的地方官。 這個讀書人一想,糟糕!那要死了以後才能做的,只好向關公請求,我媽媽很大年紀了,只有我一個兒子,馬上去做城隍,媽媽誰孝養呢?關公一聽,好極了,有慈心。 命令秘書查壽籍冊,看看他媽媽還有幾年陽壽,秘書一查,還有九年陽壽。 關公說,等你九年,那地方的城隍先請主任秘書代理。 這個故事說明“為善無近名”的道理。 “為善無近名”,就是叫你不要逃避,真為善,不求名利,也不要為了因果報應。 拿曆史的經驗來證明,曆史上的忠臣、孝子,很多的故事,足以啟發我們,他們的人生做法,“為善無近名”的太多了。 我常常碰到宗教界的一些朋友,他們覺得自己做了好多善事,磕了好多頭,拜了好多佛,念了好多經,天天到教堂做禮拜,為什麼我的爸爸媽媽會死掉呢?常常有人問我這個問題,我答不出來,只好看看他,沒辦法答。 這種心理就是為善近名。 “為惡無近刑”,更不是鼓勵我們去做壞事。 孔子的思想,所謂“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矣”,我們常常這樣解釋,道德的大原則絕對不要超過標准範圍,小地方有時可以馬虎一點。 照我的看法,這樣解釋完全錯了。 實際上,孔子是講道德的大原則絕對不能違反,小地方不是叫你可以違反,“出入可矣”,就是要慎重考慮,“出入”不能做馬虎解釋,一出一入就值得慎重,做與不做之間,兩可之間時,要慎重考慮,這是主張小德都不能違反。 透過了文字的了解,就曉得孔子所說的小的過錯也不能犯。 我們不能隨便把孔子的話“出入可矣”。 所以古人的注解很多地方也有錯誤,你不要認為古人一定很高明。 了解了孔子的這兩句話,我們就知道,“為惡無近刑”也就是“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矣”的意思。 “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歸納下來,莊子這兩句話就是講人生行為要做到至善。 引用:http://www.yiyuanyi.org/guoxue/200905/109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