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99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老子的養生智慧:寡欲、守中、靜心】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7-16 16:55: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老子的養生智慧:寡欲、守中、靜心

 

養生,古稱“攝生”、“道生”、“保生”,即調攝保養自身生命的意思。
 

其意義在於通過各種調攝保養,增強自身的體質,提高正氣,從而增強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和抗病能力,減少或避免疾病的發生;或通過調攝保養,使自身體內陰陽平衡,身心處於一個最佳的狀態,從而延緩衰老。
 

養生一要“養正性”,二要“順自然”。
 

所謂養正性,就是要人們實行正常的、有規律的思維活動和生活方式,也就是說要保養正氣。
 

二要“順自然”,就是要求人們養生不僅要順從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而且還要隨時適應周圍的環境。
 

尤其在對待外界事物的影響方面,要有自我控制、調適情緒的能力。
 

情志坦蕩,隨遇而安,這就是順應自然的精華所在。
 

人們最寶貴的莫過於生命,因此,古代許多帝王經常希望找到“長生不老”之術。
 

“長生不老”是不可能的,但老子的養生觀確實值得今天的人們借鑒。
 

老子是中國春秋戰國時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也是道家創始人。
 

《史記》中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做過周朝王室的守藏寶之吏,負責征集、保管和整理周王朝及諸侯典籍。
 

曾收孔子做學生。
 

據《史記》記述:“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二百餘歲,以自修道而養壽也。” 老子對養生,特別是養生哲學,提出了不少寶貴的見解,對後世醫學、養生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他的養生哲學後來被中國道家養生派幾乎全部繼承了下來。
 

老子的養生哲學,都記錄在《老子》一書中,深為後世所重視。
 

在1973年長沙漢墓出土的文物中,發現《老子》的兩種抄本。
 

遠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人死後就要陪葬《老子》抄本,可見,老子在漢代就受到人們的推崇。
 

老子的養生哲學大致說來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清心寡欲 健康長壽,除了身體外,精神也要健康。
 

人們只知道保養身體,不知道保養精神,只知道愛護身體,不知道愛護精神,不知道身體就好像載有精神的車一樣,精神一去,人就死了。
 

要健康長壽,既要講究飲食、睡眠、生活環境等物質條件,還要重視人的思想和情緒等精神條件,兩者缺一不可。
 

老子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這就是說,災禍莫過於不知足,罪過莫過於貪欲太大,身體的大禍恐怕就要臨頭了。
 

現代生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有趣的實驗,即將一只裝有兔子的籠子放在一個裝有猛虎的籠子旁邊,讓這兔子成天看著老虎而惶惶不可終日,對任何“美味”也不愛吃,也睡不好,結果不多久這兔子就萎靡不振,縮成一團,消瘦無力。
 

作為對照研究,另一只兔子則被放養在自然的環境裏,結果十分健壯。
 

從這個實驗即可看出,精神、情緒對於人的健康長壽是多麼的重要。
 

(二)強調守中 老子說“多言致窮,不如守中”,意即言多必行不通,還不如保持適中。
 

他還說“飄風不終期,驟雨不終日”,意即狂風刮不到一個早晨,暴雨下不到一個整天,所以還是守中好,“守中”才能長久,才能長壽,狂風暴雨式的生命總是短暫的。
 

老子認為,應該“去甚,去奢,去泰”,意即應該去掉那些極端的、奢侈的和過分的東西。
 

他要求做到“方而不剖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意即要做到方正而不顯得生硬勉強,有棱邊而不至於把人劃傷,正直而不至於無所顧忌,明亮而沒有刺眼的光芒。
 

這就是說,我們養生的時候做任何事都不要過,這樣生命才不受過多的損失。
 

老子的養生學說,兩千多年來一直被曆代養生家所繼承、發展。
 

如中國南朝大養生家陶弘景(公元456年~公元536年)就說過:“莫大憂愁,莫大哀思,此所謂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壽也。”儒家董仲舒也說:“能以中和養身者,其壽極命。” (三)靜以養生 老子在《道德經》中細微、深刻地描述了人做“入靜”時的體會和感覺。
 

有人說,老子可能是由於“入靜”時深得其中奧妙,才提出了這一哲學觀點,並認為養生的道理和治理國家的道理是相通的。
 

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複。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這句話的意思是:盡量使心靈虛寂,要切實堅守清靜;萬物都在生長發展,我觀察它們的循環往複,事物盡管變化紛紜,最後都各自回到它們的出發點,回到出發點,叫做“靜”。
 

這成了後世人們經常引用的最古老、最經典的訣竅。
 

可見,老子在其著作中反複強調,要養生長壽,就要習靜。
 

他的這種見解,也被中國道家繼承下來,如莊子、抱樸子、孫思邈,甚至蘇東坡、白居易、陸遊等大文學家在這方面都有文字記載留傳於世。
 

所以,老子不僅是大哲學家、思想家,而且也是大養生家。
 

引用http://www.yiyuanyi.org/guoxue/200905/9111.html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3000 銀幣 +1 收起 理由
文曲 很不錯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4 13:12 , Processed in 0.23437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