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2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執大象,天下往,萬事萬物歸於道】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7-16 16:31: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執大象,天下往,萬事萬物歸於道

 

執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泰。
 

樂與餌,過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掌握著天下的大趨勢,自然會招來天下人的歸附。
 

這種順應自然的歸附不會造成任何損害,於是形成了安寧、和平、祥泰的自然環境。
 

美妙的音樂和可口的食物,只能挽留一些過往的客人,最終仍會離去。
 

真正的道用言語表達出來,很平淡,實在沒有任何特別的味道。
 

眼睛難以看到,耳朵難以聽到,但真正發揮起作用來卻是無窮無盡永無休止。
 

“執大象,天下往。” “象”就是形象、圖象、氣象,是與“理”相對的。
 

“道”的內在規律可以用“理”來表示,“道”的外在表現就用“象”來表現。
 

“象”不是“道”所獨有的,天下萬物都有各自的“象”。
 

“象”是人們接觸事物最早的直觀感受,“象”又通“相”,這個“相”,後來發展成“手相”、“面相”等多種“相學”。
 

“相學”就是根據外在的具體特征來推斷出內在乃至一段時空上具體狀態的學問,它的理論依據就是“有諸內而形諸外” 的全息論和“大制不割”的系統論。
 

所以才有“吉相”、“凶相”、“富貴相”、“長壽相”、“貧賤相”、“夭折相”等等,而且“相”還是會改變的,所謂“相由心生”,積善的人“凶相”消而“吉相”長,積惡的人“凶相”長而“吉相”消等等。
 

當然這不是本文要討論的主要內容。
 

“大象”就是“大相”,宇宙中真正稱得上“大象”的,只有“道”的“象”。
 

我們知道,“道”的內在機理是很難為人所掌握甚至是談論的,所以才有“道可道,非常道”的說法,但是道的“象”卻是有目共睹的。
 

真正的有道之士,人們一般不會知道他到底有多深的道行,但是都能夠看到他的形象是鶴發童顏、仙風道骨的,這也就是曆朝曆代以來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帝王(不管他是有道明君還是無道昏君)都想通過修道來獲得長生的原因,至於民間煉丹服氣而求得道升仙的人更是不可勝數。
 

有道之士就是“執大象”的人,所以“天下”人都很向往他,希望學習他而得到那些可以眼見的利益。
 

事實上,各大宗教、各大政黨用來吸引人們的第一步都是明明白白地讓人看見“利”,給餓的人吃,給寒的人穿、給病人治病,讓苦惱的人開懷等等,更深一步的,用長壽、富貴來吸引更多的人。
 

用“利”來吸引人後,才慢慢地用“義”來進一步的引導。
 

老百姓是最講實惠的,沒有實實在在的“利”,是不會有人更耐心聽你說“義”的。
 

先從“利”開始入手取得民心,再教之以“義”,這就叫傳道的“方便法門”。
 

所有的這些初級階段的“利”,起的就是“象”的作用。
 

前面講的是“人”的“執大象”,至於一個國家甚至說一個地區的統治者如果能“執大象”,那麼那個國家或者說地區就也能“執大象”,那樣肯定能獲得天下人的歸附。
 

從曆史的記載來看,周文王所統治的西歧國就是這樣一個國家,他真正把國家治理得夜不閉戶、路不拾遺,而且還能畫地為牢,說明整個國家的誠信已經到了很高的地步。
 

他的統治是最接近“無為之治”的,因此四方諸侯國的賢能之士、百姓紛紛前往、投奔他的領地。
 

百姓並不理解周文王有多大的道德,但是百姓知道跟著文王,他們可以過上豐衣足食、無憂無慮的生活,可以“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所以他們就向風一樣的跟從,象水一樣的歸附於他們所認定的明主、奔向他們所向往的家園。
 

以後的曆史中盡管沒有做得象周文王這麼好的君主,但是只要哪個時代有人能比別人更接近“大象”,那麼老百姓還是會全身心地追隨和擁護。
 

上世紀四十年代末那場決定中國命運的大決戰裏,中國為什麼能夠在那麼劣勢的情況下最終戰勝國民黨,就是因為在那個時候,中國比國民黨更接近於“大象”,更能讓天下老百姓看到並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所以才能獲得全中國的老百姓全身心地追隨和擁護,才能獲得民心,進一步才能得到“天命”。
 

可以說“執大象”,才能得“天命”;“失大象”,就必然失“天命”。
 

這個道理,就是“同於道,道亦樂得之;同於失,失亦樂得之”的道理。
 

“往而不害,安平泰” 天下人為了什麼會“往”——來歸附?為的就是“利”,而不是為了“害”。
 

這個利具體的說,就是“安平泰”。
 

“安平泰”就是安寧、和平、祥泰的生活。
 

絕大多數的老百姓要求的只是太太平平地過好小日子,那麼作為統治者就應該全力以赴地去滿足老百姓這個起碼而基本的願望,否則,他就沒有資格來當這個獲得了“天下往”的統治者,他就辜負了所有老百姓對他的期望和信任。
 

“樂與餌,過客止” 好聽的音樂和好吃的東西,也可以吸引人們前往。
 

這是很常見的現象,因為老百姓就是為“利”而奔忙的,所以哪裏有“利”他們就會往哪裏去。
 

但是這一類東西並不是代表“大象”的那一種,所以它們是不能給老百姓帶來真正長久而廣泛的大“利”的。
 

因此,只可以臨時吸引到一些人,很快就會“食盡鳥投林,樹倒猢猻散”了。
 

“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道”不是嘩眾取寵的東西,不是低級媚俗的東西,不是華而不實的東西,它當然不會象那些東西一樣具有新奇刺激的特點、可以吸引眼球。
 

因為“道”的根本目的不是“為目”的,而是“為腹”的。
 

“道”永遠都是那些老生常談的東西,老生常談的東西往往是最有生命力的東西,最有生命力的東西才能老生常談,而不是象曇花一現那樣成為過眼煙雲。
 

所以,“道”這種東西,說起來、聽起來都是“淡乎其無味”的。
 

但是“無味”卻是最高層次的“味”,“五味”會“令人口爽”,而“無味”不會,粗茶淡飯就是“無味”的,但它卻是最養人的。
 

“道”的“無味”就是這樣的。
 

看看嘛實在沒什麼了不起的,聽聽嘛也實在沒什麼了不起的,所以一般小聰明的人會說:“這有什麼呀,我三歲就知道了”是啊,三歲就知道的東西,八十歲的時候也不一定真懂,不一定會用,用了也用不完。
 

就象《中庸》裏說的那樣:“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愚夫愚婦也懂一點“道”的皮毛,但到了它最深的地方,可以奪天地的造化——“用之不足既”。
 

引用http://www.yiyuanyi.org/guoxue/200904/6922.html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6 07:23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