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2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老子智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7-16 16:28: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老子智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知足者富。
 

強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壽。
 

認識別人的才能和弱點,從而正確地運用和必要地制約、更好地開發,這稱為智慧;反觀自身知道自己能做什麼,究竟有多大能力,最易失誤的是什麼,這稱為有自知之明。
 

能夠擊敗敵手,超越他人的功績,這可以證明你能力卓絕;而能夠不斷戰勝自己的不良欲望、惡劣習性,超越自我,更上一層樓,才是真正的強者。
 

懂得安於寧靜、內心滿足、平安喜樂、祥和自然就是最大的財富。
 

能夠堅持自己的信念,克服重重險難奮勇前進的人才算有志氣。
 

在任何情況下不忘記自己的根本,不迷失自己的本心,才能長久地保存自己。
 

就算實體遭到毀滅,精神仍源遠流長才是真正的生命長久。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知人”就是了解別人、認識別人,是向外的。
 

“知人”是一切人際關系開展的基礎。
 

《紅樓夢》裏有副著名的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講的就是“知人”。
 

“知人”才能“善用”。
 

“知人”就是“識人”,有句古話叫做“寧可不識字,不可不識人”,“識人”是為人處世的頭等大事。
 

無論帝王將相,還是販夫走卒,都不能不“知人”,否則簡直可以說是寸步難行。
 

“知人”是每個人都會一點的基本生存技巧,人和人的區別只在於“知人”的水平有高低。
 

所以,善於“知人”的人當然是智者,有智慧的人才善於“知人”。
 

“自知”就是了解自己、認識自己,是向內的。
 

“自知”是“知人”的基礎,“將心比心,推己及人”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要了解別人,首先要對自己要有深刻的了解。
 

所有人中最方便、最容易了解的人就是自己。
 

但是最難透徹了解的也是自己,因為太主觀了,就象一面鏡子,可以照盡天下萬物,卻獨獨照不到本身。
 

所以真正能“自知”的人才是不容易的人,因為徹底的“自知”不僅需要“外照”,而且需要“內照”——更重要的是“內照”。
 

一個懂得“內照”的人才能真正的“自知”,才有資格稱為“明”。
 

“明”是“內修”的境界——“心境空明”,“智”是“外學”的範疇,“明”比“智”的等級不知道要高多少倍呢。
 

“勝人”就是勝過別人,征服別人,是向外的。
 

“勝人”是人和人之間的競爭,是強者擊敗弱者的過程。
 

自然界奉行的“物競天擇,優勝劣汰”的原則,就是一個互相“勝”的原則。
 

人在這個社會,也不可避免的要遭遇“勝人”或被人“勝”,小到測驗、競技,大到事業、婚姻,甚至是生命。
 

只要有競爭,就有“勝負”。
 

“多力者勝,少力者負”是競爭的規則,區別只在於這個“力”是體力、武力、智力、能力等等的不同。
 

因此,能夠從種種競爭中“勝”出的人,當然是相對的“有力”者。
 

“自勝” 就是勝過自己,征服自己,是向內的。
 

“自勝”是自己超越自己,是自我提升的過程。
 

“勝人”不過是說明你擁有的“力”多,你有100斤力,對方只有50斤,當然是你“勝”;如果別人有200斤,就是人“勝”。
 

“自勝”是過去我只有100斤力,通過“自勝”,現在我可以有200斤甚至更多。
 

“自勝”是“勝人”的基礎,“自勝”的目的又不僅僅是“勝人”,這是一個不斷挑戰自我極限的過程,是一個效法天道、自“強”不息的過程,所以能夠“自勝”的人才有資格稱為真正的“強”者。
 

“自強”是自勵自進的過程,是“內修”的境界,是不斷反省、不斷自律、不斷精進、不斷升華的過程。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這四種都是“內修”才能有的境界。
 

“知足者富”。
 

什麼人是真正的“富”人?“富”不等於有錢,不等於物質生活極大豐富。
 

單單物質生活的豐富是不能稱為“富”的。
 

現在我們常說那群在改革開放中先“富”起來的人,其實有不少已經“窮”得只剩下“錢”了。
 

永遠只為了金錢而忙碌的貪財鬼、一毛不拔的守財奴就算有億萬家財也不能稱為“富”,因為他的精神是饑渴的,是不自由的,是為物質和金錢所奴役的。
 

而他的財產又是虛幻的,不僅他丟光了除了金錢和物質以外所有做人最可貴的資本,而且最終他連金錢和物質都不能長期保有。
 

“富”首先是一種精神狀態,就是知道滿足的精神狀態。
 

他知足長樂,能夠“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而不改其樂”。
 

這種知道滿足的精神狀態和具體擁有多少物質和金錢的關系不大。
 

也許他剛夠溫飽,但是他滿足於這樣平淡甚至有些清苦的生活,對於他來說,精神是極大豐富的,豐富到了可以忽視世俗生活中一切的物質貧乏,因此,他才是“富”人。
 

其次,他樂善好施。
 

他的財產也許只有兩個剛剛夠自己吃飽的餅,但是他能夠自覺自願地省出一個來布施給一個餅都沒有的窮人。
 

他覺得不但自己擁有夠多,而且還有多餘的可以拿出來貢獻給更需要的人們。
 

這就更是“富”人了,他不僅以此獲得了心理的滿足和喜樂——助人永遠是快樂的,這種快樂是高尚的快樂、純樸的快樂、有益於自己和他人的快樂、脫離了低級趣味的快樂;而且他這種行為必將為自己在久遠的輪回中、漫長的生命長河裏帶來無窮無盡的財富。
 

“強行者有志”。
 

什麼人是真正的“有志”者?“有志”者不是經常立下各種“宏偉”志向的人,而是“咬定青山不放松,萬劫不複我獨行”的“強行者”。
 

郭沫若曾經寫過這樣一副對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真正的有志者不僅要有“破釜沉舟”式的勇氣和決心,更要有“臥薪嘗膽”式的堅忍與毅力。
 

這樣的人內心擁有著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足以戰勝外界一切阻撓他到達目標的力量。
 

他不僅有著“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決,更有著不惜“上窮碧落下黃泉,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堅毅。
 

我國的曆史上有兩位高僧:一個叫玄奘,一個叫鑒真;一個西行取經,一個東渡弘法;一個曆經萬水千山矢志不渝,一個經曆九死一生淡然無悔;最終他們終於都實現了各自平生大志——取得真經和弘法利生。
 

他們的事跡感天動地,千載之下,後人每每讀史至此,都不禁掩卷長歎,悠然神往於前輩們的不世壯舉。
 

“不失其所者久”。
 

“所”是一個人的根本,“不失其所”就是不會忘記、失去自己的根本。
 

從“道”的角度來說,萬物總有一天都會回到它們各自的根本、源頭上去。
 

人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赤裸裸地來;等到走的那一天,也帶不走分毫。
 

從物質上看,每個人最終都會回到當初他來的那個“所”。
 

但是從精神上來說,又有多少浪子迷途而忘歸呢?多少人沉迷於種種物欲、流浪生死大海,再也找不回來時的路了呢?一個忘記自己根本的人,雖然肉體也許還活著,其實他已經死了,或者說“蛻變”了;只有不迷失自己本心的人,始終記得自己的使命與歸宿的人才能算是真正長久的。
 

“死而不亡者壽”。
 

有“生”就有“死”,“死”是任何一個人最終必然的結局。
 

世人普遍好“生”而惡“死”,希望能夠“長壽”,能在這個世界活得長一點。
 

但是客觀世界是很殘酷和真實的,人類的軀體是注定不能在這個世界裏“久住”的,是屬於很快就會敗壞的那一類。
 

就算活了一百年,甚至是兩百年,終究還是難逃一死,比起浩瀚宇宙億萬年來說,連目不暇給的“一瞬”都算不上。
 

真正的“壽”是怎樣的呢?就是與“道”合德。
 

這個宇宙裏只有“道”才是永恒的,“道”擁有的是宇宙大壽,比天的壽長,比地的壽久,更加不要說短暫到幾乎微不足道的人壽了。
 

肉體盡管會敗壞,會死,精神只要保守著“道”,就會隨著“道”而獲得永生。
 

真正的“我”不是那個臭穢的肉體,是那個從“無”開始以來在久遠的輪回裏的那個生命的烙印。
 

“我”本來就是“道”的一部分,因此“我”和“道”在本質上同一的。
 

“我”好比是一滴水,“道”是無邊無際的大海。
 

如果“我”不能回歸“道”這個大海,遲早都會“亡”——徹底湮滅、形神全滅,而以另一種形式被動地回歸;只有當“我”把握好機會融入“道”的時候,才能達到“我”就是“道”,“道”就是“我”的境界。
 

在這個境界,因為“道”是永恒的,所以“我”就是永生的,這才是真正的“壽”。
 

引用http://www.yiyuanyi.org/guoxue/200904/6822.html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6 07:55 , Processed in 0.109376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