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永存,無窮無盡,萬物之玄皆在氣】
“氣”其實是一種遍布整個宇宙的物質。
它的特點是依附於世間萬物。
而且有“動則生,靜則死,急則散,緩則留”等基本特性。
它是最接近“道”的物質。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空虛而靈動的元氣是不會滅亡的,這被稱為萬事萬物玄妙的發源地。
而這個發源地的萌生之處,叫做宇宙中生生不息的根源。
綿軟悠長、若存若亡,作用卻是無窮無盡。
“穀神不死”,“穀”最簡單的來說,就是指我們所通常說的山穀和河穀等地域,特點是四周由高地為主所圍成的中央低窪的地域。
從風水學的角度來說,一般這類地形都能“藏風聚氣”,是“風水寶地”。
這是什麼道理呢?現在就要講一講我國古代各大宗派中普遍流行卻又充滿神秘色彩的一個術語——“氣”。
“氣”這個字我們並不陌生,比如 “內氣”、“外氣”、“真氣”、“清氣”、“濁氣”、“先天之氣”、“五穀之氣”、“節氣”、“五色之氣”、“王氣”、“浩然之氣”、“書生意氣”等等不可勝數。
那麼“氣”到底是什麼?現代科學認為,“氣”就是氣體,常見的是空氣,它由氮氣和氧氣為主與一些少數氣族共同組成,都是由氣體分子構成的。
有的風水師認為,“氣”是磁場或微波。
有的氣功師認為,“氣”是一種能量。
應該說,以上說都有道理,但都不完全。
“氣”其實是一種遍布整個宇宙的物質。
說它是物質,是因為它的客觀實在性並不依賴於人的意識存在,但它又和任何我們所知道的具體物質不同:它並不由任何基本粒子構成,本身沒有任何質量、速度、能量等可以被實實在在測量出來的東西。
如果一定要用現有的物理名詞來表達它,那麼最接近的就是“真空”。
它的特點是依附於世間萬物。
而且有“動則生,靜則死,急則散,緩則留”等基本特性。
它是最接近“道”的物質。
道家修真要訣中有“心死神活”之說,前面是說“虛其心”,“虛其心”才能“活其神”,後面說的就是這個“活其神”——神一活,氣就來歸附了。
所以“氣”不是“練”出來的,而是用正確的方法從宇宙中“吸收”來的。
而風水學上最好的“地”也要具備兩個基本特征:既能藏住“氣”,又不是一潭“死氣”。
前者保證“氣不散”,後者保證“氣不滯”。
由此可見,生命需要運動,但生命不需要過分劇烈地運動。
話說回來,“穀”就是一個善於“納氣”的處所。
這個“穀”在天體上就是“黑洞”,在地理上就是“山穀”,在人體上就是“氣海”,有了宇宙物質“氣”,那麼“丹田”裏才能結出“丹”來。
從自然界來看,什麼地方的水是最好的水?不是瀑布的水,那太“急”——氣散,氣散則浮;也不是靜止的潭水,那太“靜”——氣死,氣死則僵。
最好的是山間小溪流,清泉汩汩,氣緩而生,那是一等一的好水,所以喝茶、鑄劍、煉藥都用它。
所以說“穀神不死”,“氣”死的地方那不是“穀”地,而是“絕”地。
“玄牝”是什麼? “牝”是女性(雌性)的生殖器官,生命從這裡起源,生機從這裡開始。
“玄”是“天”的顏色,這裡代表了宇宙層次。
“玄牝”就是天地間至吉至祥的眾生萌生之地。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這就是“氣”的特性。
引用:http://www.yiyuanyi.org/guoxue/200904/570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