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經濟●五銖錢】 錢幣名。
史記平準書:「有司言,三銖錢輕,易姦詐,乃更請諸郡國鑄五銖錢。
周郭其下,令不可磨取鎔焉。」
又漢書武帝紀:「元狩五年(西元前一一八年)罷半兩錢,行五銖錢。」
按五銖錢,始鑄於漢武帝,重五銖,一銖為一兩之二十四分之一。
上有「五銖」兩篆字。
其後王莽之時,曾一度廢止,後漢時,又恢復,三國以後至唐,或斷或續。
故自武帝以後至唐,一稱「五銖錢時代」。
詳言之,武帝、宣帝、公孫述、靈帝之名五銖,蜀漢之直百五銖,晉之小五銖,宋文帝之兩當五銖,梁武帝、敬帝之五銖,後魏孝文帝之大和五銖,北齊文宣帝之常平五銖,隋文帝之五銖等,唐高祖時廢止,鑄「開通元寶錢」(見顧炎武「日知錄」卷十一)。
此外,又有鐵錢五銖、兩柱五銖、稚錢五銖、五朱、四柱五銖、內郭五銖等。
另有刻上年號之五銖,如太和五銖、永安五銖等。
五銖錢,為中國古錢幣中,生命最長。
又由於歷代屢次改鑄,故其形態大小不一,因此對於出土的五銖錢,可以推測出土遺跡之時代。
(見圖一)(黃得時)漢初承秦制,行半兩錢(重十二銖),但半兩錢過重難用,不適合當時社會經濟之實際情況,漢高祖乃命民鑄新錢,卻失之過輕,小如榆莢,謂之莢錢。
其錢面之文,仍為半兩,結果惡錢徼利,米石至錢萬,一時物價騰貴。
而後,惠、文、景、武數世,皆不能安定錢制,蓋人皆私鑄以牟利,惡幣驅逐良幣,物價騰貴,一直不下。
武帝元狩五年,始鑄五銖錢,重量確定,法定之實量,與錢面所記之量一致,單位之輕重得中,適合當峙社會經濟之情態,但是由於自由鑄幣之政策下,時郡國各自鑄錢,人民又多盜鑄,競相圖利,劣幣又日多。
元鼎四年(前一一三),乃將造幣權收歸中央,集於上林一處,由水衡都尉主之,其屬三官均輸掌銅礦之搬運,鍾官掌鑄造,辨銅掌鑒別銅質。
諸郡國所鑄之錢,一概廢銷,其銅移交於三官。
自後盜鑄之風漸息,平準書謂:民之鑄錢益少,計其費不能相當,因鑄幣方法改良,由無周郭變為有周郭,免盜磨取銅屑之弊。
自武帝上林三官初鑄五銖錢,至平帝元始中,百餘年間,成錢二百八十億萬餘,五銖錢制乃正式確立。
五銖錢行至唐高祖武德四年(六二一),凡七百三十多年,之後才漸被年號錢所取代。
(趙雅書)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4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