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799|回復: 1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第六四案 大陷胸湯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4-3-13 17:05: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第六四案 大陷胸湯證】 


其一穎師講授 佐景筆記師曰:沈家灣陳姓孩年十四,獨生子也。


其母愛逾掌珠,一日忽得病,邀余出診。


脈洪大,大熱,口乾,自汗,右足不得伸屈。


病屬陽明,然口雖渴,終日不欲飲水,胸部如塞,按之似痛,不脹不硬,又類懸飲內痛。


大便五日未通。


上濕下燥,於此可見。


且太陽之濕內入胸膈,與陽明內熱同病。


不攻其濕痰,燥熱焉除?


於是遂書大陷胸湯與之。


製甘遂一錢五分 大黃三錢 芒硝二錢 返寓後,心殊不安。


蓋以孩提嬌嫩之軀,而與猛烈銳利之劑。


倘體不勝任,則咎將誰歸?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74237&pid=378036&fromuid=526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
 樓主| 發表於 2014-3-13 17:12:44 | 只看該作者

第六四案 大陷胸湯證】 


曹穎甫曰:藥不由於親試,縱憑思索理解,必有一間未達之處。


余昔服生附子,一身麻痺,至於洞泄穢濁之水,不能自禁,久乃沈沈睡去,比覺,而二十餘日之泄瀉竟爾霍然。


若夫大陷胸湯,余但知令上膈濕痰,並中下燥屎俱去耳,且甚不解下後之更用硝黃,今觀王君自記,殆知硝黃與甘遂同煎,硝黃之性即與甘遂化合,而為攻治上膈濕痰之用,固不當失之毫釐也!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74237&pid=378050&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
 樓主| 發表於 2014-3-13 17:12:11 | 只看該作者

第六四案 大陷胸湯證】 


嗣又守服十餘劑,病已去十分之九,本可不藥而癒。


余狃於前服此湯,有利無弊,更服一劑,以竟全功。


詎藥甫下嚥,頓覺心如掀,肺如搗,五藏鼎沸,痛苦不可名狀。


亟以潞參一兩、黃耆五錢、飴糖半茶杯,連服二劑,始安。


余深奇同是瀉藥,初服硝黃,則元氣徒傷,繼加甘遂,則精神反形壯旺。


故詳顛末,而為之記。


(錄《醫界春秋》)細按本篇實有無上之價值。


何者?


病人服醫者之藥,每不能詳言服後之變化,惟有醫者服自疏之藥,乃能體察周詳,言之有物。


觀王先生之言,「今服大陷胸後,硝黃之力竟不下行,盤旋胸腹之際,一若尋病者然。


可謂一言發千古之秘,勝於後世註家之書,徒以空談為依歸者!


此實驗之所以尚,而本錄之所由作也。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74237&pid=378049&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
 樓主| 發表於 2014-3-13 17:11:43 | 只看該作者

第六四案 大陷胸湯證】 


談次,忽憶傷寒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始痛,大結胸則從心下至少腹硬滿,不待按,即痛不可近。


余之初病,即胸腹堅硬如石,號痛欲絕者,得毋類是?


惟大結胸以大陷胸湯為主治,此湯之藥僅大黃、芒硝、甘遂三味。


硝黃余已頻服之矣。


其結果既如上述,加少許甘遂,即能卻病回生耶?


興念及此,益傍偟無以自主。


既思病勢至此,不服藥即死,服之或可倖免,遂決計一試。


方用生軍二錢、芒硝五分、甘遂末一分。


藥既煎成,親友群相勸阻,餘力排眾議,一飲而盡。


服後,頓覺此藥與前大不相同,蓋前所服硝黃各劑,下嚥即覺藥力直達少腹,以硝黃之性下行最速故也。


今服此藥,硝黃之力竟不下行,盤旋胸腹之間,一若尋病者然。


逾時,忽下黑色如棉油者碗許,頓覺胸中豁朗,痛苦大減。


四五劑後,飲食倍進,精神煥發。


古人所謂用之得當,雖硝黃亦稱補劑者,於斯益信。


惟此湯與大承氣湯,只一二味出入,其主治與效力有天淵之別,經方神妙,竟有令人不可思議者矣!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74237&pid=378048&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
 樓主| 發表於 2014-3-13 17:11:05 | 只看該作者

第六四案 大陷胸湯證】 


佐景又按:王季寅先生作《同是瀉藥》篇曰:「民國十八年四月某日,狂風大作,余因事外出,當時冒風,腹中暴疼。


余夙有腹疼病,每遇發作,一吸阿芙蓉,其疼立止。


不料竟不見效,服當歸芍藥湯加生軍一劑,亦不應。


時已初更,疼忽加劇,家人勸延鍼醫。


余素拒鍼,未允所請。


至午夜,疼如刀絞,轉側床頭,號痛欲絕。


無何,乃飲自己小便一盅,始稍安。


已而復作,狀乃如前。


黎明家人已延醫至矣,遂針中脘,以及各穴,凡七針。


行針歷五小時,痛始止。


據該醫云,腹部堅硬如石,針雖止疼一時,而破堅開結,非藥不克奏功。


因擬順氣消導之方。


余不欲服,家人再三慫恿,勉進一劑,病不稍減。


翌日,家人仍欲延前醫。


余堅辭曰:余腹堅硬如石,決非順氣化痰所能奏效,惟大承氣或可見功,因自擬生軍三錢、枳實二錢、厚樸三錢、芒硝五分。


服後,時許,下積物甚多,胸腹稍暢。


次日,胸腹仍覺滿悶硬疼,又進二劑,復下陳積數次。


元氣頓形不支,因改服六君子湯三劑。


後元氣稍復,而胸腹滿疼,仍自若也。


更服大承氣二劑,不惟疼痛絲毫未減,腹中滿硬如故,而精神衰憊,大有奄奄欲斃之勢。


因念攻既不任,補又不可,先攻後補,攻補兼施,其效猶復如此。


生命至是,蓋已絕望矣!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74237&pid=378047&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
 樓主| 發表於 2014-3-13 17:10:29 | 只看該作者

第六四案 大陷胸湯證】 


曹穎甫曰:太陽之傳陽明也,上濕而下燥。


燥熱上熏,上膈津液悉化粘痰,承氣湯能除下燥,不能去上膈之痰。


故有按之不硬之結胸,惟大陷胸湯為能徹上下而除之。


原不定為誤下後救逆之方治也。


治病者亦觀其通焉可耳。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74237&pid=378046&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
 樓主| 發表於 2014-3-13 17:10:09 | 只看該作者

第六四案 大陷胸湯證】 


吾師自治本案用大陷胸湯得效,其後屢屢用之,率奏奇功。


余嘗親見師家一房客,母女三人患病相似,師疏大陷胸湯與之,令三人合飲,次日均瘳。


夫以此告人,人能信之乎?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74237&pid=378045&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於 2014-3-13 17:09:43 | 只看該作者

第六四案 大陷胸湯證】 


先賢余聽鴻云:「泰興太平洲王姓婦,始而發熱不甚,脈來浮數,舌苔薄白,因其發熱,投以二陳、蘇葉等,其舌即紅而燥,改投川貝、桑葉等,其舌又白。


吾師蘭泉見其舌質易變,曰;


此證大有變端,使其另請高明。


王姓以為病無所苦,起居如常,諒無大患。


後延一屠姓醫診之,以為氣血兩虛,即服補中益氣兩三劑,愈服愈危,至六七劑,即奄奄一息,脈伏氣絕。


時正酷暑,已備入木。


吾師曰:王氏與吾世交,何忍袖手,即往視之。


見病人仰臥正寢,梳頭換衣,備入木矣。


吾師偕余細視,面不變色,目睛上反,唇色尚紅,其形似未至死。


後將薄紙一張,蓋其口鼻,又不見鼓動。


氣息已絕,按脈亦絕。


吾師左右躊躇,曰:未有面色不變,手足尚溫而死者!


後再按其足上太衝太谿,其脈尚存。


曰:未有見足脈尚存,而手脈已絕者!


必另有別情,即將其衣解開,按其脘中,石硬而板重。


力按之,見病人眉間皮肉微動,似有痛苦之狀。


吾師曰:得矣,此乃大結胸之證也!


非水非痰,是補藥與熱邪搏結而成,醫書所未載也。


即書大黃一兩、芒硝三錢、厚朴三錢、枳實三錢、萊菔子一兩、瓜蔞皮一兩,先煎枳朴萊蔞,後納大黃濾汁,再納芒硝濾清。


將病人牙關挖開,用竹箸兩隻,插入齒中,將藥汁漸漸灌入,自午至戌,方盡一劑。


至四更時,病人已有氣息,至天明,稍能言語,忽覺腹中大痛。


吾師曰:病至少腹矣,當再服原方半劑,腹大痛不堪,下燥屎三十餘枚,而痛即止。


後調以甘涼養胃。


(錄《診余集》)按此乃大陷胸證之變局,大陷胸湯之活用,神而明之,竟能起九死於一生,為醫者不當若是乎!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74237&pid=378044&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表於 2014-3-13 17:09:03 | 只看該作者

第六四案 大陷胸湯證】 


大論本湯方下云:「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滓,內芒硝,煮一二沸,內甘遂末,溫服一升,得快利,止後服。


至吾師之用本方,病者常將三藥同煎,不分先後,亦不用末,服後每致嘔吐痰涎,繼而腹中作痛,痛甚乃大便下,於是上下之邪交去,而病可癒。


竊按甘遂用末和服,其力十倍於同量煎服,吾師常用製甘遂錢半同煎,以治本證。


若改為末,量當大減,切要切要。


甘遂服後之反應,互詳下列懸飲案: 陸淵雷先生按云:「結胸既由誤下而得,復以大陷胸湯峻下。


舒馳遠既疑之,鐵樵先生亦謂大陷胸不可用。


太炎先生云:「結胸有惡涎,此有形之物,非徒無形之熱也。


非更以下救下,將何術哉?


然江南浙西妄下者少,故結胸證不多見,而大陷胸湯之當否,亦無由目驗也。


吾昔在淅中,見某署攜有更夫。


其人河北人也,偶患中風,遽飲皮硝半碗,即大下,成結胸。


有揚州醫以大陷胸下之,病即良已,此絕無可疑者。


按以下救誤下,是猶將計就計,良工之謀,奚用疑為?


故每讀醫書,輒佩太炎先生之偉論,非無因也。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74237&pid=378043&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於 2014-3-13 17:08:22 | 只看該作者

第六四案 大陷胸湯證】 


以上所論結胸之證,似猶為結胸之一式,若傷寒論所言結胸,其義更廣。


大論曰:「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鞭者,大陷胸湯主之。


此結胸之以心下石鞭為主證者也。


又曰:「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裏,復住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


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


此結胸之以胸脅水結為主證者也。


又曰:「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鞭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


此以少腹痛為主證者也。


若是諸式結胸,吾信本湯皆能療之。


與五苓散之治水,能治水之壅在下焦者,亦能治水之壅及中焦者,更能治水之壅及上焦者,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74237&pid=378042&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14-3-13 17:07:50 | 只看該作者

第六四案 大陷胸湯證】 


細考本湯證顯屬陽明,其由太陽傳來者居多,不必定由誤下所致。


蓋太陽發汗不暢,表證雖罷,而宿水積濁,留戀膈上,又加陽明之燥熱,閉結於下,炎炎上熏,致濕濁凝為痰涎,欲吐不能,故胸悶特甚。


細考其完全見證,厥為發熱,不惡寒,但惡熱,面目赤,喉中有痰聲,痰粘而稠,苦咯之不出。


胸悶之外,甚者微痛,不欲飲,即飲而不多,脈大而實,大便三日以上未行,苔黃膩,不咳者多,其脅或痛或不痛。


故必用甘遂,方能袪膈間之濁痰,必用硝黃,方能除上炎之陽熱,若但用硝黃,不用甘遂,則濕濁上據,下熱得其掩護,將不肯去。


否則,徒以白虎清之,則釜底之薪火未除,熱無由減;


徒以溫膽化之,則平淡之藥力嫌輕,痰無由化。


若汗之,則更不合,所謂清之不癒,汗之不解,於是轉為白痞之變,而所謂濕溫之病成矣。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74237&pid=378041&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4-3-13 17:07:17 | 只看該作者

第六四案 大陷胸湯證】 


《王孟英醫案》云:「陳赤堂令正患感,面赤不眠,煩躁譫語,口甘渴膩,溲濇而疼,顧聽泉多劑清解未應。


孟英切其脈,左弦洪而數,右滑而溢,胸次痞結,大解未行。


肝陽上浮,肺氣不降,痰熱阻痺,邪乃逗留。


與小陷胸湯,合溫膽雪羹,加旋薤投之,胸結漸開。


乃去半薤,而送當歸龍薈丸,譫語止且能眠,參以通幽湯,下其黑屎。


三次後,始進養陰和胃而痊。


陸士諤先生按云:「面赤不眠,煩躁譫語,口甘渴膩,溲濇而疼,脈左弦洪而數,右滑而溢,胸次痞結,大解未行,顯然邪熱熏灼,頑痰阻滯。


與小陷胸合溫膽雪羹加旋薤,破結舒氣化痰,實為喫緊之治。


當歸龍薈丸乃是錢氏方,當歸、龍膽草、山梔、川連、川柏、黃芩、大黃、蘆薈,青黛,木香、麝香專治肝經實火者。


通幽湯則東垣方也,當歸身、升麻梢、桃仁,甘草、紅花、生熟地。


參其法者,吾意升麻、熟地當必去也。


以上名案各按相得益彰,與上述肥婦案之名醫用枇杷葉、蟬衣者,實有霄壤之別。


然此案設逢吾師診治,其必用大陷胸湯無疑。


其奏效之捷,吾知必較小陷胸湯加味更勝一籌也。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74237&pid=378040&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於 2014-3-13 17:06:45 | 只看該作者

第六四案 大陷胸湯證】 


病家迫不得已,乃賚重金,敦延負時譽之名醫某。


醫至,持脈不二分鐘,輒詳言病狀,歷歷如繪,旁聽者咸驚為神。


於是展紙書案,洋洋大篇,積滿二箋,得數百言。


其大意曰,濕溫為病,汗之不解,清之不癒,僅可用辛平一法,以宣泄之。


倘發白痞,則吉,否則危。


其方藥第一味,為枇杷葉三錢,去毛包煎,余如象貝、杏仁、蟬衣、絲瓜絡等,悉屬王道和平之品,量亦絕輕。


方成,其家人持以請教最初之醫,醫曰:此方和平。


任何人,任何時,服均無損。


於是病家遂與服。


服後效否,自在閱者明鑒之中,無庸贅陳。


然病家篤信名醫,名醫自為悉心調治。


果出白痞,悉如預言,先後四十餘日,病乃漸瘥。


余深慚從前學植疏淺,及今追憶,此婦之疾,實大陷胸湯證也!


觀其胸中苦悶之狀,如頑敵負固而守,恰無二致,不有勁旅,如甘遂硝黃等將軍者,安能披堅陷陣,而底於平哉?


然則陷胸二字,其義亦深長矣。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74237&pid=378039&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14-3-13 17:05:50 | 只看該作者

第六四案 大陷胸湯證】 


佐景按:余未從師前,曾遇一證。


病者為一肥婦,自謂不病則已,病則恆劇。


時當炎暑,初起,微惡風寒,胸悶,醫者予以解表袪暑之方,二劑而病增。


改就傷寒專家診治,與淡豆豉、黑山梔等藥。


三日病更劇,專家拒而勿治。


病家計無所出,乃問道於余。


細審病狀,胸中悶熱特甚,以西藥消炎膏塗其胸部,則熱氣騰騰上冒,如蒸籠然。


且苦咯痰不出,得少許,皆粘膩不堪,以二指引之,不斷如線。


大便不行,全身壯熱,口渴引飲,病殊棘手。


因思前醫既汗之不解,乃於大劑白虎以清之。


服後,成效渺然,胸中悶熱如故。


遂亟請更醫,投以化痰之劑,若枳實、竹茹、象貝、杏仁之屬,都為一方。


服竟,得寐片刻,醒則依然。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74237&pid=378038&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4-3-13 17:05:31 | 只看該作者

第六四案 大陷胸湯證】 


且《傷寒論》中之大陷胸湯證,必心下痞鞭,而自痛,其甚者或有從心下至少腹鞭滿,而痛不可近為定例。


今此證並未見痞鞭,不過悶極而塞,況又似小兒積滯之證,並非太陽早下失治所致。


事後追思,深悔孟浪。


至翌日黎明,即親往詢問。


據其母曰:服後大便暢通,燥屎與痰涎先後俱下,今已安適矣。


其餘諸恙,均各霍然。


乃復書一清熱之方以肅餘邪。


嗣後余屢用此方治癒胸膈有濕痰,腸胃有熱結之證,上下雙解,輒收奇效。


語云,膽欲大而心欲小,於是益信古人之不予欺也!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74237&pid=378037&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8 04:16 , Processed in 0.31249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