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國家定位】 臺灣自從二次大戰結束、脫離日本統治以後,是不是中國的一部分?
中華民國政府遷臺以後,臺灣、澎湖、金門、馬祖是不是一個主權國家?
這個「國家定位」的問題,不論在學術上或現實政治上一直爭論不休。
蔣中正總統在臺主政時期的宣傳基調是:臺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即歸屬中國,1949年中央政府遷臺以後只是領土暫時限縮於臺、澎、金、馬,中華民國之反共,是對於竊佔大陸領土的叛亂集團「中共匪幫」展開聖戰。
儘管北京存在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臺北存在一個中華民國政府,卻不能(不願)像東西德、南北韓一般分別成為聯合國的會員國,雙方都不接受「兩個中國」的模式。
冷戰時期,中華民國受到美國的支持,在聯合國代表中國而且是常任理事國,直到1971年被逐出聯合國為止,此後世界各主要國家紛紛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中華民國僅與二十幾個國家維持邦交,參加國際組織與活動常遭中國打壓,迭經努力只能退求其次以中華臺北(ChineseTaipei)的名稱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以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SeparateCustomsTerritoryofTaiwan,Penghu,KinmenandMatsu)的名稱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TradeOrganization,縮寫WTO)。
然而從國際法檢視1943年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與中華民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在「開羅會議」後發表的公報(通稱開羅宣言)中,臺灣、澎湖「歸還」中華民國,因不具國際法的效力,實難作為戰後殖民地有效處置的依據,加上1951年舊金山對日和平條約對臺、澎只言「放棄」,未言歸屬,因而產生「臺灣地位未定論」;
由於美國是太平洋戰爭的主要戰勝國,麥克阿瑟將軍雖同意蔣中正的軍隊進駐臺灣,但不等於領土主權轉移;
1971年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布瑞(CharlesBray)指出臺灣、澎湖主權「懸而未決」、2004年10月美國國務卿鮑威爾(ColinLutherPowell)訪問北京時宣稱「臺灣並非獨立,它並不享有國家主權」、2007年8月白宮國安會亞太資深主任韋德寧(DennisWilder)談到「臺灣或中華民國目前在國際社會不是一個國家」,都是臺灣地位未定論的不同表述。
臺灣地位未定論,對北京具有否定「一中原則」的意涵,對臺北則否定中華民國合法領有臺、澎,即是否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依「國家繼承原理」宣稱領有臺、澎;
中華民國政府在1987年解除戒嚴,以及1991-1992年國會全面改選以後,落實民主進步黨的理論家所稱的「演進獨立說」,也是中華民國總統、中國國民黨主席李登輝在1999年提出臺灣與中國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的理論依據。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9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