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三民主義●討論】 討論(Discussion)一詞,中外解釋頗為近似。
參與人在地位相等、彼此尊重的前提下,共同就既定的主題發表議論,以求獲得結論稱之。
我國往昔亦有以討論為尋究議論之謂,如論語憲問篇有「世叔討論之」一語,又有「討論墳典」之句(孔安國尚書序)、「討論其本」之句(魏書儒林常爽傳)、「討論是非」之句(北齊書儒林李鉉傳及舊唐書李百藥傳),及「商賈則討論貨賄」(顏氏家訓勉學)等用法。
雖或與現代意旨稍有出入,但經由意見溝通,來獲求觀點的近似之意義則一。
由於現代民主政治盛行,各種會議對討論至為重視。
小組會、委員會、研討會等各種會議,均鼓勵與會人士踴躍發言,彼此討論,以求發掘問題,尋求結論。
因此,討論已為現代研究問題,尋求集思廣益作成決策常採的過程,也是最能吸引與會人士實際參與的民主方式。
國父孫中山先生在民權初步中對討論之解釋為:「當會議開始動議成立後,主席可宣布進行討論。」
至於討論之定義,該書並詳言何時為討論之秩序,動議既發,主席宣布可發言討論。
至於討論之態度、討論之限制、討論之競爭、討論之遜論、討論之友恭等,均有專節說明,並例以明討論進行時之狀況,敘述頗為詳盡。
為防止議而不決纏綿不止之討論,現行會議規範附屬動議中訂有「停止討論」一項,停止討論通過後,應進行表決,用求節省會眾時間。
討論具其特色,自有優點:一、討論能獲得眾人智慧結晶,具有集思廣益的功能,優於個人獨立思考,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意義在此。
二、討論具有民主精神,在對事不對人的大前題下,可將爭論明確化,各人就思考所及,條分縷析,來爭取與會人士支持,與會人士就一己判斷,表示自我取捨。
三、討論具有客觀科學態度,對參與討論者所表示之見解,相互吸收,且兼具有教育意義。
綜而言之,討論倘運用得當,具有融聚、選擇、教育等多項功能,是人類相互尊重、彼此教育的有效溝通方式,其氣氛,其態度,其音調,其情意對討論成敗影響亦多。
(蔡漢賢)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0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