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計畫書編撰說明】
劉常勇
中山大學企管系教授
「好的開始是成功一半」,有人說完成一份成功的事業經營計畫書,即等於已獲得創業所需的半數資金的保證。
但是撰寫一份50至100頁厚度的經營計畫書,內容詳細包括事業各功能的短、中、長期發展計畫、企業內外部環境分析、研擬競爭策略、還要進行大量的市場調查分析,這對於創業家確實是一項不輕的工作負荷。
過去創業行為較多是屬於一種摸索的過程,行動多於規畫,問題解決多於研究預防,創業家經常是在失敗的教訓中,才學習到事業經營的經驗,因此創業投資被稱為是一種高風險的投資。
在知識與資金密集的高科技產業競爭時代,緊迫的時間與高昂的代價已很少讓技術創業家擁有一再嘗試錯誤的機會。
今天的創業必須要有充分的準備,才能有效降低高昂的失敗風險代價,而一份完整規畫的經營計畫書,正代表創業家對創業成功的強烈企圖與充分準備,也代表創業家對資金提供者的負責態度。
我國目前正面臨產業結構大幅度轉向高科技事業,創新與創業行為將是驅動經濟增長的最關鍵要素。
未來的創業行為將是知識性的高風險活動,而一份高品質的經營計畫書就成為技術創業家獲得投資資金的必要通行證。
開發新事業是否需要計畫書
開發新事業或創業是否需要寫一份計畫書,這是一項見仁見智的問題。
在所有介紹創業管理的書籍,大都會談到如何撰寫一份創業計畫書。而許多大學開設的創業管理課程,更以如何有系統的陳述創業步驟與撰寫創業計畫書,做為課程教授的核心部份。
但也有一些實務專家認為,創業的重點在行動,而不在研究規劃。
因此,與其花大部份時間在紙上談兵,倒不如邊做邊學來的有效。
事實上,經歷過創業歷程的人也都知道,創業計畫書的規劃與預測,往往和後來實際執行情況會有極大的落差。
台灣一位頗具爭議的企業家許文龍先生,在媒體訪問時曾提到,他認為創業與企業管理是不可能在教室中學得,而是必須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體驗。
因此,一些白手起家的創業者,批評撰寫創業計畫書只是籌資過程的一種文宣,對於實質創業管理並無助益。
不過自管理的PDCA基本程序來看,計畫是執行所有活動的第一步。
所謂人無遠憂,必有近慮。指的就是,如果沒有計畫與目標,在執行的過程中,風險會相對提高。
但如果能夠對創業構想進行有系統的規劃,並設定計畫目標與行動方案,相信應該是有助於提高創業成功的機率。
這大概也是為何許多投資者,雖然都知道創業計畫書與未來營運實況會有很大落差,但仍然要求創業家提出一份詳細的書面經營計畫書。
一般而言,創業計畫書會因為需求對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內容重點與撰寫方式,並大致可以區分為三者類型。
第一類是為吸引投資家的注意,稱之為簡報摘要(Executive Summary for Elevator Pitch);
第二類是為滿足投資評估上的需求,稱之為評估用經營計畫書(Business Plan for Assessment);
第三類則是做為創業者事業發展規畫的自我參考藍圖,稱之為營運管理用經營計畫書(Business Plan for Operation Decision)。
第一類計畫書的主要目的是做為向外界籌資溝通的工具,因為幾乎所有的專業投資者與融資機構都必須要看到一份具有吸引力的經營計畫書以後,才會展開相關的投資評估。
由於投資家每天接收到的投資案源極多,不太可能花費太多時間來判斷每一項投資案是否具有吸引力。
因此創業家需要提出一份不多於三頁的簡報摘要,而且內容必須要能引發投資者的高度興趣(Elevator Pitch指的是投資家在搭電梯的時間內即可完成閱讀這份資料,並能吸引他會回到辦公室後,就會立即打電話給你)。
這類計畫書撰寫的重點包括:創業團隊的優勢背景、產品特性、市場規模與預期佔有率、核心競爭優勢與創新經營模式、財務需求與預期投資報酬率。
第二類計畫書則是在引發投資者興趣後,為進一步詳細評估投資案內容,而提供的經營計畫書。
這類計畫書的內容就需要比較完整與深入,以協助投資者儘速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對於投資者而言,一份好的經營計劃書必須要能縮短決策時間、清楚告知投資者有關事業經營與發展的過程與結果、提供投資者詳細的財務計畫與投資報酬分析。
內容必須能完整的包括所有重要的經營功能,對環境變化的假設與預測也必須一致,以充分顯示創業者對於企業內外部環境的熟識,以及實現經營計畫的信心。
同時經營計畫書也必須要能呈現競爭優勢與市場利基,並提出許多可供佐證的客觀數據。
第三類屬於創業規劃性質的計畫書,重點內容主要在新事業的定位與創新經營模式(New Business Model)內涵的描述。
規劃過程中也要針對下述幾項議題研擬行動方案:
一、發展創新經營模式所需要的各項策略性核心資源,包括人力資源、技術能力、財務能力、以及能夠有效執行的制度與管理能力;
二、規劃能夠有效創造利潤的營運策略,包括產品組合策略、市場行銷計畫、生產計畫與策略、供應練管理、IT技術應用策略…等等;
三、創業過程中可能面對的各項風險情境,包括市場需求變動、競爭者手段、產業技術變化等,以及創業者的因應對策。
創業要不要寫經營計畫書,確實是一件見仁見智的看法。
無論創業過程中是否曾被投資者要求提供經營計畫書,但我們仍建議創業者需要進行第三類的創業規劃。
原因是,創業活動屬於一種高風險的行為,因此如果能在事前進行比較詳細的分析,並對創業過程有一個全盤的規劃與瞭解,相信必然有助於降低創業的風險,並增加創業者的行動決心。
這大概也是倡導創業管理教學的主要目的,希望讓青年學子能對創業活動全貌有一個清楚的瞭解,而致引發對於投入創業的興趣。
總之,將創業過程視為黑箱的黑手創業時代已經過去了,在知識經濟時代的創業者,應該要以理性與科學的態度來看待創業活動,而創業規劃顯然就是創業過程中不能忽視的重要步驟。
經營計畫書是籌措資金的敲門磚
資本、技術、管理、與創業精神是生產力的主要動力來源,在技術做為核心競爭力的策略觀點下,如何結合資本、管理、與創業精神,將是科技產業發展的關鍵要素,也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
而風險性創業投資就是在技術做為核心資源的策略下,以非傳統融資方式,結合資金、技術、管理、與創業精神等力量,為支持創新活動與高科技產業發展,所形成的一種新型態投資模式。
所謂風險性創業投資(Venture Capital)是指投資家出資協助具有專門技術而無自有資金的創業家進行創業,並承擔創業階段的失敗風險。
投資家以獲取股利與資本利得為目的,其特色在於甘冒風險來追求較大的投資報酬,並將回收資金循環投入類似高風險事業。
投資家以籌組創業投資公司,招募專業經理人,從事投資機會評估並協助被投資事業的經營與管理,促使投資利得早日實現,降低整體投資風險。
風險性創業投資基金(Venture Capital)在評估任何創業投資申請案件時,首要的評估資料就是經營計畫書。然而如何撰寫一份成功的經營計畫書,卻是許多技術創業家所面對的最大挑戰。
經營計畫書不但是創業的藍圖,同時也是創業家向外籌資的重要依據。
許多創業家擁有優勢的技術與創新的產品構想,但因欠缺事業經營的經驗,以為只要產品好,市場與利潤就隨之而來,結果發現沒有任何投資家願意與他共赴風險幻境。
事實上這類技術創業家的下場多半是在事業經營遭遇挫折,而資金短缺無以為繼,最後只能含恨結束營業。
現代創業行為大多是屬於高度風險的創新型態事業,創業家除了需要擁有好的技術與產品構想,資金、市場、專業管理都是創業成功的必要資源條件。
此時一份好的經營計畫書,對於創業行為就顯得非常關鍵。
因為創業家要想吸引投資者的資金,首先就必須顯示出這項創業投資不但可能成功,同時還會帶來很高的報酬。
創業家需要很明確的說出事業經營的構想與策略、產品市場需求的規模與成長潛力、財務計畫以及投資回收年限,同時創業家也要證明他對市場、財務的分析預測,是有具體事實的根據。
這時一份高品質且內容豐富的經營計畫書,就成為創業家向投資者傳達上述訊息的關鍵媒介。
所謂經營計畫書可視同於求職時的學經歷文憑,一份品質與內容均有所欠缺的經營計畫書,常使得創業家連求見投資家一面的機會都沒有。
所以如何撰寫一份符合規格且高品質的經營計畫書,將是所有有志創業者都必須研修的一門課。
在過去我們常看到一些以滿腔創業熱誠與充滿感性字眼所寫出的經營計畫書,內容一味的強調事業美景,至於如何達成這些偉大事業夢想,卻完全付之如缺。
經營計畫書不同於所謂的事業遠景規畫書,內容架構完整與具體可行是基本的要件。
事實上,沒有經過相當深入的市場分析與專業企業管理訓練,一般人是很難寫出一份夠水準的經營計畫書。
而創業者又大多是技術背景出身,較欠缺市場行銷與管理經驗,因此往往困難提出令人滿意的經營計畫書。
投資經營計畫書撰寫的原則
一份好的經營計畫書必須要呈現競爭優勢與投資者的利基,同時也要具體可行,並提出許多可供佐證的客觀數據。
內容必須能完整的包括所有重要的經營功能,對環境變化的假設與預測也必須一致,以充分顯現創業者對於企業內外部環境的熟識,以及實現經營計畫的信心。
以下我們綜合多位創業投資專家意見,將撰寫經營計劃書的原則,歸納為七點:
1.呈現競爭優勢與投資利基。
經營計劃不僅要將資料完整陳列出來,更重要的是整份計劃書要呈現出具體的競爭優勢,並明確指出投資者的利基所在。
而且要顯示經營者創造利潤的強烈企圖,而不僅是追求企業發展而已。
2.呈現經營能力。
要儘量展現經營團隊的事業經營能力與豐富的經驗背景,並顯示對於該產業、市場、產品、技術,以及未來營運策略的已有完全的準備。
3.市場導向。
要認知利潤是來自於市場的需求,沒有依據明確的市場需求分析,所撰寫的經營計畫將會是空泛的。
因此經營計畫應以市場導向的觀點來撰寫,並充分顯示對於市場現況掌握與未來發展預測的能力與具體成就。
4.一致。
整份經營計劃書前後基本假設或預估要相互呼應,也就是前後邏輯合理。
例如財務預估必須要根據市場分析與技術分析所得的結果,方能進行做各種報表的規劃。
5.實際。
一切數字要儘量客觀、實際,切勿憑主觀意願的估計。
通常創業家容易高估市場潛量或報酬,而低估經營成本。
在經營計畫書中,創業家應儘量陳列出客觀、可供參考的數據與文獻資料。
6.明確。
要明確指出企業的市場機會與競爭威脅,並儘量以具體資料佐證。
同時分析可能的解決方法,而不是含糊交代而已。
另外,要明確說明所採用的任何假設、財務預估方法、與會計方法,同時也應說明市場需求分析所依據的調查方法與事實證據。
完整。
應完整含括事業經營的各功能要項,儘量提供投資者評估所需的各項資訊,並附上其他參考體的佐證資料。
但內容用詞應以簡單明瞭為原則,切勿太專業繁瑣,對於非相關的資料勿將之陳列,以免過於冗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