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86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學●《東西洋考》】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22 23:49: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史學●《東西洋考》

 

明代海洋文獻。

 

張燮撰,成書於1617年(萬曆45年)。

 

張燮字紹和,福建省龍溪縣人,自署「海濱逸史」。

 

本書根據明朝人在海上導航用的「海道針經」,將各成片段的舊針經融成一體,再增益當代史事,可視為明代海上知識的總結。

 

內容以海國之通互市者為限,分西洋15國(4卷)、東洋7國,另有日本及紅毛番,因不通貢使,故別列為〈外紀考〉。

 

兩洋諸國,先以史略簡介該國,文後另立「形勝名蹟」、「物產」、「交易」三項。

 

其餘6卷分別為〈稅餉考〉、〈舟師考〉、〈稅璫考〉、〈藝文考〉(2卷)、〈逸事考〉,合計12卷。

 

各卷之末,均附以一段「論曰」,作為全卷之總結。

 

東洋、西洋兩詞,在元朝《島夷志略》一書中已頻見;

 

本書則明確將各海國分別繫於東洋或西洋。

 

東洋的首站為菲律賓的大港(呂宋島北部海港Apari),西洋的首站為占城(今越南中部),東西洋即今東南亞及其以西諸國。

 

臺灣因尚未形成一個國家且未與明朝互市,故「不在東西洋之數」,僅附於「東洋列國考」之末。

 

本書提到臺灣部分者,唯〈東洋列國考〉的附錄「東番考」,以及〈舟師考〉之「東洋針路(航線)」末所附記的「東番」。

 

這兩段共提到雞籠山等10個臺灣的地名;

 

另有北港一名,以其位在澎湖之東北,「故名北港,又名東番」,可見當時「北港」意同於「東番」,兩者均非臺灣全島,而是本島中的一部分。

 

「東番考」的內容多節錄自〈東番記〉。

 

明顯的差別是,〈東番記〉描述的是臺灣西南沿海部落,在《東西洋考》裡則成為對雞籠山土著的描述。

 

依本書所述,明末以前中國人的海上活動以東南亞各國為主,位處「小東洋」的臺灣,由於「無他奇貨」,故未成為海上貿易的重點;

 

至於同處東方海上的日本及琉球,則因季風及航線的不同,而成為東洋之外的另一個海上針路。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445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0 12:24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