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3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學●功名】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22 21:31: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史學●功名

 

經過文武科舉考試取得秀才、舉人、進士身分者。

 

由於考、用合一,取得功名即可任官。

 

通過童試者泛稱為生員,俗稱秀才。

 

生員分為三個等級:附生、增生、廩生。

 

初過童試者為附生,通過每年舉辦一次的歲試者,升至增生、廩生。

 

廩生為生員的最高等級,除了有資格取得廩餼(獎學金)外,最重要的是有資格參加科試。

 

科試是鄉試前的資格考,考取者才能前往省城,參加三年一次的鄉試。

 

鄉試中試者,稱舉人。

 

要取得進士者,必須前往北京參加三年一次的會試。

 

通過會試者稱貢士,旋被帶往紫禁城內,參與殿試。

 

殿試中試者,稱進士。

 

進士的名次由皇帝欽點,分三個等級。

 

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榜首稱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

 

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榜首稱傳臚。

 

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其榜首沒有專稱。

 

功名最高的四個人:狀元、榜眼、探花、傳臚,合稱「鼎甲」,皆入翰林院任職。

 

其餘進士或任京官或任外官,最起碼可任七品的知縣。

 

通過鄉試的文舉人可授予七品的縣丞、九品的巡檢,武舉人可自正六品的千總任職;

 

若舉人第三次會試不中,亦可經由清代獨特的選官制度「大挑」,而出任職缺重要性較低之中缺、簡缺的知縣。

 

清代臺灣文科科舉從未產生鼎甲,武科科舉則有一人上榜。

 

總計二百多年間(1684-1895),共考取文進士29人,武進士10人(包括1名武探花);

 

文舉人251人,武舉人297人(包括3名解元)。

 

這些中舉者因清廷有迴避制度,必須分派到外省,不能在臺任官。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678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8 05:52 , Processed in 0.21875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