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中外地志●西德】 德國於第二次大戰後。
東普魯士(EastPrussia)被蘇俄與波蘭所瓜分,奧得(Oder)河與奈塞(Neisse)河以東地區割給波蘭,其餘地區由美、英、法、蘇四國所佔領。
西元一九四九年,美、英、法三國佔領區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GermanFederalRepublic),或稱西德(WestGermany),以波昂(Bonn)為首都,面積約二十四萬八十五百八十平方公里。
西德由北向南可分為三個地形區:一、北部平原:為一冰蝕平原。
沿海岸一帶,原為沼澤地,現多已修堤排水,闢為圩田,畜牧乳牛或種植蔬菜、小麥及甜菜等作物。
向南地勢略增,間有不連績低矮丘陵。
丘陵帶以南,直至中部臺地,為一廣闊窪地,土壤肥沃,農產豐富,以小麥、甜菜、大麥及蔬菜為主要作物,為西德重要農業區。
二、中部臺地:中部臺地地形複雜。
西南萊因河上游谷地,形成地塹地形,至中游谷地,山勢較低,河谷兩側,葡萄園分布甚廣。
美因(Main)河以北臺地,森林遍布;
間有盆地,農業頗盛。
臺地南部,地勢增高,斷層與山中盆地交雜分布。
三、南部山地:為阿爾卑斯山北麓之巴伐利亞(Bavaria)高地,係瑞士高原之延伸地區,以多腦河為北界。
向南近出一帶,山地高寒,森林密布,長形湖泊甚多,風景優美。
(圖1)西德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工業恢復很快,煤、水力、石油為西德發展工業三大動源,煤尤為重要。
工業原料則有碳酸鉀等。
其鋼鐵、化學、機械、紡織等工業均居世界重要地位,主要分布於魯爾(Ruhr)區、中部工業區、萊因河上游區及薩爾(Saar)區等處。
西德現有人口約六千一百萬。
其中超過一百萬人口以上的都市,除西柏林在東德境內外,尚有漢堡(Hamburg)、慕尼黑(Munich),及科倫(Cologne)三個都市。
(羅啟宏)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0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