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白陶】 白陶就是白色的陶器,原料為高陵土。
據化學分析,其土質含鋁量較高,含鐵量較低,因此燒出來的成品為白色。
這種陶器最先發現於安陽殷虛,並經發掘證明確切出於殷商文化層中,故稱為殷虛白陶。
完整的器物極少,破片亦不常見,約為殷虛各色陶片總數量不足百分之一。
由於它的造形靈巧優美,紋飾繁縟精工,考古學家遂稱它為殷商時代特製的工藝品,亦為收藏家所爭取的美術品。
茲就其硬度、形制、用途等略予說明。
一、硬度:就質地、火候及吸水量等來觀察,其硬度可分為四級:第一級、四度,壁薄,扣之發金石聲。
第二級、三.五度,壁略厚,多有精美之刻紋。
第三級、二.五度,壁較厚,以素面為多。
第四級、一.五度,壁特厚,多飾繩紋。
硬度可能與用途有關。
二、形制:形制多與同時代的灰陶器型相類似,或可以說沿襲灰陶之形制而來,可別為五大類:(一)圜底器:計有大口繩紋尊,四級;
肩飾繩索紋罐,一級。
(二)平底器:也有大口尊,但飾粗淺刻紋,四級;
另有繩紋罐,四級;
刻紋三耳罐,紋極精工,二級。
(三)圈足器:也有大口尊,但為箍紋及絃紋;
另有盤、豆、盂、?
、瓿、壺、卣、罐等。
木類以二級器為多,且多有精美之刻紋。
(四)三足器:僅有素面爵,一級;
刻紋鼎,二級。
(五)其他:為非容器類,如白陶薰,滿身刻紋,製作極精工,上有吹口,下為平底,腹部利用紋飾動物面之眼、口等器官,作為五孔,可吹成五音,為殷代很少見之樂器。
至於紋飾,除弦紋、箍紋、繩紋外,則為刻紋。
刻紋的變化非常複雜,其原則是以動物面與幾何形為基礎,依照器物的形制加以配合,運用極為巧妙,雖然極為繁雜,但某種器物之某都似有較固定的圖案,與銅器之紋飾頗為相似。
三、用途:依照器物出土之地點加以分析,其情形可別為二類:其一為墓葬;
其二為居址。
出於墓葬中者,其墓葬則為大墓及極重要而完整之中,小型墓。
大、中型墓則佔二分之一,小型墓不足千分之一。
在完整而重要的中型墓中與銅器相比,約為銅器的十三分之一。
出於居址中者,亦為極重要之居址,如小屯,其出土地多在基址附近或其上,而基址則為殷代的宮廟遺存。
乃知其用途:(一)為帝王或權貴人物的隨葬品。
(二)為先王宗廟宮庭的祭祀宴享的用具,並非當時一般人的日常用品,所以在殷代器物中乃罕見了。
(石璋如)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7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