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音樂●編鐘】 編鐘,是由許多較小的鐘編懸而成,大多數為十六個一套,同懸於稱為的架上,分成兩排,上下各八個,每鐘一律,作半音階排列,自下排右邊第一個最低音起,同左逐律升高至第八個,然後再從上排最左的起逐律向右遞升,這是為演奏方便而如此排列,但也有上下兩排,均自右向左排列,各音逐漸升高,如附圖1所示。
宋明時用十二正律四清聲(半律),最低音為黃鐘,最高音為清夾;
清代時則最低音為倍無射,最高音為清大(即大呂半律),用二倍律、十二正律,及二半律,共十六枚。
周代編鐘的大小,隨音高而變,音越高時鐘越小,反之則越大,這種型制的編鐘,音色較佳,音域可廣。
近年自湖北隨縣曾侯乙墓中此土的編鐘,有六十四個,另有一個較大的鎛鐘。
均為戰國時製,有五組音,上下三排,分掛於三個架上,底座及架作L形排列,是歷來出土編鐘,整套鐘數最多也最完整者。
鐘的形式,大、中型者,頂部有角,前後斜著懸掛,鐘口凹陷,中央名隧及兩邊名銑的部分,發音不同,相差三度;
小型者頂部有紐,鐘口也是凹陷。
在湖南出土的也有一排十三個編鐘,鐘口凹陷屬紐鐘型者,但河南安陽出土,現藏於中央研究院考古館中之戰國時編鐘,則為頂部有紐,鐘口平齊,花紋精細者,共有十四個。
唐宋以後,編鐘有大小相同、厚薄不同的型制產生,這種編鐘外觀整齊,但由於音高視鐘之厚薄而定,音越高時鐘越厚,所以高音之鐘很厚而重,餘音不長,音域也受到限制,為其缺點。
故現在臺北、臺中、高雄孔廟中之編鐘,由莊本立設計製作,均採大小遞變型之周制。
至於鐘架,因屬陽性,故一般下設伏獅趺座,上刻龍首,並掛黃色絲垂,頂有五金鳳作裝飾。
(莊本立)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4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