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新聞●時代週刊】 時代週刊(Time),雖非第一分新聞雜誌,但卻是最成功、最有影響力的新聞雜誌。
其他許多新聞雜誌也都模仿它的技巧。
該刊創辦人海登(BritonHadden)和魯斯(HenryR.Luce),在耶魯(Yale)就學時曾一起編印學校的報紙,當時他們就孕育了「時代」的思想。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他們同在巴鐵摩爾新聞報工作,這時他們的思想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
西元一九二三年三月。
「時代」創刊號出版了,共二十八頁,其中四頁係廣告。
最初幾年的「時代」,在外表上也不夠水準,印刷很差,圖片很少。
在海登和魯斯輪流主持編務和業務下,同時採用紐約時報(NewYorkTimes)的消息,他們將剪報交給編輯去改寫。
職員也很少,有時全刊百分之五十至七十的文字只有兩人執筆。
時代週刊在一九二八年時,淨賺十二萬五千七百八十七元,翌年,又增加為三十二萬多,銷數也遠從第一期的九千名訂戶,激增為二十五萬分。
到了一九三○年,廣告收入超出了三百萬,而且有紅利可以分給股東。
但就在時代公司的發展中,一九二九年二月二十七日,創辦人之一海登病逝了。
在海登和魯斯辦「時代」之前,曾完成了一分長達十八頁的預告書,其中有三項要點,也可說是此週刊的編輯方針:一、新開能夠完全予以組織,每篇文章都要在「雜誌中適當的地方」。
每一部分都可以再分成許多小類,如法律即可列在職業項下而成一類。
二、「時代」要揭示「新聞的意義」,它簡潔地處理「每一件重要的事件」,而參加「意見」,但在給雙方報導時,將明白地指出那一方的立場較鞏固。
它不刊登社論或文章,以證明任何特別情況。
「這分雜誌並非為傳播偏見、自由或保守而辦的。
…這分雜誌是一分新聞雜誌,而非爭論的雜誌,而且只處理有必要指出新聞意義的爭論。」
三、製造新聞的是個人,不是政府,也不是什麼神祕力量。
「時代」將描寫公職人員的個性和私人意見。
「具有影響力的人,不只是舞臺上有排名的人而已。
去了解他們飲什麼酒,信什麼神,喜歡什麼賽,都很重要。」
總而言之,海登和魯斯是希望他們心目中的刊物,能使新聞具有意義。
他們期望對當代最重要的問題與人物,用最迅速的方式,給予最深刻的報導、分析與評述。
此一編輯方針,一直延襲至今。
海登和魯斯認為新聞雜誌必須有市場是正確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大學生增加,生活的速率也變得很快,此時廣播新聞仍不普遍,而廣播評論員也不分析新聞。
「時代」正具備了這些要求,它的文字非常簡鍊,尤其是分類文章(DepartmentalizedStories)。
最初時,每篇文章不超過四百字,句子也很簡短,一九二三年,每句平均為一九‧九六字,而當時最短的「文摘」(LiteraryDigest)也有三○‧一五字。
「時代」的語調急迫而不恭。
二○年代中,該刊打破傳統的日報新聞寫作方式,用敘述來撰寫新聞。
同時,發表了一種研究和檢查制度,研究員供給作家有關的細節,以支持他們的看法。
三○年代,該刊開始建立自已的通訊網和分支機構。
到目前為止,它私人新聞採訪機構遍布全球。
「時代」報導事件的方法也是很突出的,它慣用倒裝句、堆砌的形容詞、杜撰的詞句、強而有力的動詞、以及註腳(Footnotes)。
它在語言上的成就極具意義;
它用語言表達了「兩大民主的理想─輕蔑權威和尊重成功」。
在五○和六○年代初,該刊寫作最獨特的性質,是它用一種全知的語調(ToneofOmniscience),來暗示一個人研究了一週的全部事件,而且每一件事都深具真實意義。
一九六三年,在四十週年特刊上,該刊自己也承認它的編輯方式很少改變,但新聞報導較前深入、廣泛。
封面亦請最好的人像畫家來處理。
插圖增加,彩色圖片大量採用,黑白圖片的大小、形式和編排,也有更多的自由,並更注重時效,以適應新聞的突變。
其他科學、文學、體育、藝術等亦均予以加強。
「時代」雜誌的發行量,在一九七九年時是四百二十五萬分,日前有五種國際版,在美國國內亦有九種地區版。
(許國楨)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5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