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經濟●鋼鐵工業】 鋼鐵工業,係凡從事鋼鐵之熔煉以生產塊、錠或其他冶鑄之產品,或是再經澆鑄、鍛鍊、輾壓、延伸以製造各種基本鋼鐵成品;
如皮、片、筒、管、棒、線或其他粗鑄品、粗鍛品之行業均屬之。
在鋼鐵生產技術上,任何國家都無所謂的獨占地位,由於其生產過程,從原料礦石以至於下游的各種產品,可以分為若干階段。
下游成品方面雖時有所變化,但上游煉鐵製鋼的過程,多少年來都維繫著大致相同的程序,鋼鐵工業可以說是一個已定型的工業。
世界上對鋼鐵之需求,要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止,傳統的鋼鐵生產量,才敷世界之需求,以西元一九七四年來說,全球粗鋼的產量為七億一千萬公頓。
臺灣地區的鋼鐵工業,肇始於清光緒十九年(一八九三),於該年完成臺北與基隆間鐵路之鋪設,才因而設置機械局,此為臺灣鋼鐵工業之開端。
而日據時期,產量每年約三萬公噸,未能奠定基礎。
本省光復後,政府推行經建計畫,促成廠家數偏多,迄民國六十年政府將一貫作業大鋼廠列為國家十大建設之一,現正積極鼓勵及輔導業者引進新設備、新技術,以發展高級鋼品。
一、煉鋼業:煉鋼工業合計約有七十一家(包括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年產四百多萬公噸,除中鋼係以鐵礦砂為原料,經高爐氧氣轉爐煉鋼外,其餘均以廢鋼為原科,經電弧爐煉製鋼品,規模小,其主要產品為鋼錠,鋼胚等。
二、煉鐵業:又可分為煉製生鐵及合金鐵兩大類,工廠合計有四十家,年產生鐵能量為五十萬公噸,合金鐵十萬公噸。
這類工廠大都以煉鐵電、銑爐來煉合金鐵。
三、軋鋼業:此類工廠有二百二十家,產品分別為鋼筋、型鋼、棒鋼、鋼板等,年產量約三百五十公噸。
生產設備除極少數採自動化軋鋼設備外,其餘大都屬半自動及人工操作軋鋼設備,利用舊船板,直接軋製成小型鋼材。
(高凱聲)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9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