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三民主義●平等】 因為近代西方民主主義學者對於平等的解釋,未盡完美之故,遂有國父孫中山先生最新和最進步平等學說的產生,而被認為是世界平等思想發達史上新奇蹟的出現。
國父自己曾經說過,他的平等思想,是從西方進口而受到西方影響的,國父的平等思想雖是從西方進口,而受到彼等的影響,可是經過他的思考和深入研究之後,卻出現了新觀念,一面將彼等已有的平等學說和制度加以批駁和推翻,同時並創立了新平等學說和制度,加以代替,使人類的平等,臻於盡善盡美的程度。
國父所主張的新平等說,其重要內容究竟如何呢?
我們根據國父全部遺教加以歸納研究的結果,認為國父的新平等說,其重要意義約有下列諸特點:一、從天賦平等到人為平等:我們要知道,天賦平等說乃是歐美民主主義大思想家洛克(J﹒Locke)和盧梭(J﹒J﹒Rousseau)等所倡導的民主學說,這個學說在歐美政治思想界和政治社會中曾發生過極大的影響。
但是由於這個學說和客觀的事實不符合,又發生過很多流弊,為國父所堅決反對,並進而倡導人為平等說,因為平等是由於人為,決非由於天賦。
國父認為惟有根據人為平等說,才能說明近代民主革命的事實和發揮民主政治的真理;
同時亦惟有積極倡導人為平等說,才能使今後的民主政治不斷的更進步和更發展,也更能堅定人類對於民主政治的努力和信仰。
二、從平頭式的平等到立足點的平等:所謂平頭式的平等就是將原來人類天賦不平等的事實,妄想用人為的方法,硬將天生的不平等用壓力使之變為平等,不許有智慧與愚劣之分,亦不許有領袖與徒眾之別。
這種事實,在過去歐洲的英國和法國以及我們的中國,均曾發生過,並曾枉死了不少的天才家和領袖人物,阻礙了民主政治的進步和發展。
至於國父所主張的立足點的平等,便與所謂平頭式平等者相反。
所謂立足點的平等,就是主張人人出發點的平等、機會的平等和政治的平等,並經由此等方法,幫助各人天賦才力的自由發展,以促使人類社會的進步。
像這種平等,才是平等的正途,亦才是我們所需要的平等。
平頭式的平等,國父稱之為假平等,立足點式的平等,國父稱之為真平等。
真假平等之間,是有重大的分別的。
三、從形式平等到實質平等:所謂形式的平等,便是徒具平等的形式,而沒有平等的實際。
根據國父的評判,像歐美各國所實行的民主政治(代議制度)便是如此。
因為依照國父的見解看來,彼邦已往表面上雖實行民主,實則一方面人民僅有一個間接民權;
另一方面復常為資產階級所採縱,所以他認為此種民主,僅能稱之為形式的民主和虛偽的民主,而人民所有的平等,不過僅僅徒有形式上的平等,像這樣的形式上的平等,當然為很多人們所不滿,亦當然為國父所不滿。
因此,他一方面主張要破除此種徒具平等形式的民主政治,同時又一面主張實現真正名符其實的民主政治,達到人人在實質上的平等的目的。
四、從政治平等到經濟平等:在已往一般實行民主政治的國家裏,他們大多數認為只要把政治上的世襲階級,如君主和貴族之類推翻,實行人人一票的政治平等之後,便覺得心滿意足,便認為這就已達到民主平等的目的。
實則這僅有政治平等,而沒有經濟平等的民主政治,其基礎是不鞏固的,其結果是會影響到人民的生活,甚至會促成社會的不安,引發社會革命的。
故必須由政治平等同時發展到經濟平等,注意經濟的公平分配問題,使社會上沒有貧富懸殊階級對立的現象,人人都能維持起碼的生活,國父之所以於主張民權主義之外,同時又倡導民生主義,把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緊緊的連在一起,便是這個緣故。
五、從階級平等到全民平等:這裏所說的階級平等,是指只有政治上的特權階級本身而言。
所謂特權階級,如在專制時代的貴族階級,和現代歐美一般民主政治中的資產階級,或共產制度下的無產階級。
又如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的男子,亦都是政治上的特權階級。
在以前只有這些特權階級本身才有平等,至於不屬此等階級以外的人,便沒有平等可言了。
直到日前為止,世界上多少還有此種現象的存在。
至於三民主義所包含的原理及其主張,便與此不同了。
國父遠在數十年以前,老早就提倡全民革命,主張徹底推翻君主和貴族的特權階級,同時亦反對資產階級民主和無產階級專政,實行男女在政治上徹底的平等,以達到全民平等的理想。
所謂全民平等,就是不分男女、財產、職業、階級、種族、宗教和黨派等,只要是國民一分子,在政治上便都享有同等的權利,既無貴賤之分,亦無彼此之別。
像這樣全民平等的政治,就是國父所主張的民主政治,顯較以往的一般民主政治,為更合理、更進步,亦顯更能與現今全民政治的趨勢相合。
六、從權利平等到義務平等:在以往的民主制度下,一般人所重視和朝夕追求的,乃是權利的平等,而忽略了義務平等。
許多人以為只要人人都能夠平等的享受其應享受的權利,便認為已經真正的在實行民主政治了。
其實,真正的民主政治,不僅要注意權利的平等,同時更應注意到義務的平等。
所以國父在建國大綱裏面,主張人民必須完成國民應盡的義務,然後才能享受其應享的權利;
同時他又提倡服務的人生觀,主張人生應以服務為目的,以彌補天賦不平等的缺點。
須知權利與義務是對等而並行的,假如一個人只曉得享權利,而不曉得盡義務,則根本沒有做國民和做人的資格。
所以現今各國的憲法規定,都在人民應享的權利之後,復同時規定人民應盡的義務。
此外還有應該注意的是各人所盡的義務,必須是各盡其最大和最高的能力,始得謂為真正的義務平等。
國父所提倡服務道德心的平等,即其此義。
總之,我們認為必須從權利平等發展到義務平等,以提高一般人的義務觀念,才能發揮民主政治的真精神,亦才能實現民主政治的最高境界。
而現今世界上的潮流,亦正朝著這個趨勢去走嗎?
七、從國內平等到國際平等:我們要明白,以往一般民主政治的主要目標,僅能做到國內一般人民在政治上的平等,尤其是只能做到主要民族本身各分子的平等,至於其他各次要民族,亦即國內各少數民族的平等,乃至國際間的平等便根本沒有受到重視,或雖重視而並不徹底,至就國父的民族主義來說,他不但主張國內各民族不分主要或次要,都是一律平等,並且還進一步主張國際間各民族,都是同樣的要一律平等,絕不厚此薄彼。
同時國父在民族主義第六講裏面不但主張將來中國富強之後,不應侵略別的國家,免蹈過去列強諸帝國主義者的覆轍,並且還進一步要主張濟弱扶傾,幫助他人自由平等。
像這樣從國內平等發展到國際平等,正是現今世界潮流的所趨,同時,亦正是國父所堅決主張而朝夕期求其實現者。
現今的民主政治,必須以此為鵠的、為理想,然後才能提高的身價,亦然後才能獲得更大多數人的擁護和讚美。
八、從法律平等到習慣平等:我們要知道國父是最重視習慣的,他承認習慣是構成民族因素之一,同時亦是樹立法律、政治制度,和道德觀念的根據和基礎。
正因為如此,所以習慣的力量和效果,往往較諸法律為大,以美國黑白之間的種族問題為例,美國的黑白種族在聯邦憲法上本來是完全平等的,可是在彼邦多年傳統的種族隔離及其他民族歧視行為的習慣上就不平等,由於這種傳統不平等的習慣存在,竟使原來已經平等了的聯邦憲法束手無策,卒導致近年來黑人不斷的發生民權運動和暴動,成為美國政治上的一大困擾和隱憂。
所以前美國詹森總統當美國參議院最後通過「民權法案」時,發表聲明及感想時說:「這項措施是對全體美國人民的一項挑戰,看能否將法律的命令轉為我們國家的習慣。」
從美國近年來發生黑人民權運動及暴動的經過原因和詹森總統的聲明看來,一面可以看出法律平等到習慣平等的必要,又一面更可以看出從法律的平等發展成為習慣平等的必然趨勢。
而這一趨勢,正是民主政治本身的要求,亦正是我們民權主義者多年來所期求其實現的理想。
九、從機會平等到服務平等:談到機會的平等,業已幾乎被普遍認為是現代民主制度下的一個不可更易的原理原則。
尤其是當有重要權利和權力可以享受時,只要在機會均等的原則之下,即使沒有享受到的人,似乎都感覺到心滿意足的毫無怨言。
但是我們要知道由於天賦不平等之故,雖然同在一種機會之下,其最後結果還是會造成不平等,譬如就以考試來說,天賦較高的人,其考取機會及其成就必然較大,天賦較低的人,其考試機會及其成就亦必定較差。
其唯一最有效的補救辦法,只有徹底實行國父在民權主義第六講裏面所提倡的服務道德心的平等,使聰明才力較高的人,替聰明才力較低的人服務,聰明才力越高,則服務亦應越多,而絕對不能憑藉各人較高的聰明才力來壓迫別人,我們認為這樣做,必須要由機會的平等,做到服務平等,然後才能達到真正平等的目的。
至於欲如何實行服務道德心平等的辦法,國父在民權主義第六講裏面,已有較具體而詳盡的說明,這裏不必多贅了。
十、從絕對平等到相對平等:我們無論從任何方面看去,天地間任何事物,只有相對的平等,而沒有絕對的平等,自然界如此,人類社會方面亦是如此。
當然,社會上的絕對平等,乃是人類最高的理想,但是從客觀的事實上看去,理想依然理想,像這樣絕對平等的理想,欲期其完全實現,乃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有些人便以此為反對經濟平等的藉口,這確有其相當的理由存在。
我們為什麼反對藉共產以達到經濟絕對平等的馬列主義的共產主義,其故在此,須知絕對平等的名詞,雖然確是很響亮的,可是事實辦不到,有什麼用呢?
如果由絕對的平等轉到相對的平等,如由馬列的共產主義轉到國父的民生主義,其必然實現,便完全成為可能的了。
因為民生主義所主張的經濟平等,便是相對的平等,他的目的是主張人人皆有最低限度的生活和最低限度的享受,社會上沒有大富,亦沒有大貧,根本沒有貧富懸殊的現象,貧富的距離很短,像這樣的相對平等,自然很合理而易於實現了。
以上所述,便是國父主張的新平等說的具體意義,從這些意義中,我們便可以看出他和近代歐美的平等觀念有何不同,以及現今平等思想的新趨勢。
同時更可以看出國父的新平等說對民主政治將有極大的影響和貢獻。
(林桂圃)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