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道德經第十九章有感】
2011年11月01日19點,老師講述道德經第十九章。
十九章(原文)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絕民棄義,民復孝慈;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者,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
見素抱朴,少私寡欲.
本章要講的是,不良社會現象產生的原因。
開頭講了三絕三棄,即:要做卓越的智者,卓越的人民,有卓越的技術,來放棄工於心計的計謀,來放棄假仁假義,來放棄急功近利的手段。
我想作為一個卓越的人,有如智者一樣,應該是有廣博的知識,遠見的目光,深思熟慮的想法,一諾千金的承諾,坦蕩的胸懷,我們也可以給他一個“人格魅力型”的稱號,在人群中受歡迎和受仰慕的人。
這樣一個卓越的人應該在各方面,各領域能游刃有餘。
如果我們用卓越的人的角度來處理事情,就可以摒棄施用工於心計來對待每個人,每件事,就不會導致別人看到他就像看到鬼,避而遠之的結果;就可以摒棄假仁假義的仁慈,裝模做樣,偽裝一副穿著羊皮的狼,導致別人也不會用真誠的心與之相處;就可以摒棄走捷徑,急功近利的行為謀取利益,導致不良後果。
接著文章“此三者,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正是因為人們處理事情還沒有完全達到卓越的標準,於是,社會的一些不良現象一直存在。
比如,心計重的人,與人相處不和的人以及社會上出現的“相互投毒的國度”一直在惡性循環。
最後文章“見素抱朴,少私寡欲.”告誡我們要用純樸的心來處事待人,守好自己的本分,不該是自己的不要走捷徑獲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