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養生餘錄(上) 總論養生篇3114】
凡言傷者,亦不便覺也,謂久則損壽耳。
古之知道者,築壘以防邪,疏源以毓真。
深居靜處,不為物攖,動息與神氣俱,魂魄守。
謹防室兌,專一不分,真氣乃存,上下灌注,氣乃流通。
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而不休。
陰營其臟,陽固其腑,流源,滿而不溢,充而不盈,夫是之謂久生。
裡語有之︰人在世間,日失一日,如牽羊以就諸屠所,每進一步,而去死轉近。
此譬雖丑而實理也。
達人所以不愁死者,非不欲求生,亦固不知所以免死之術,而空自煎愁,無益於事。
故云︰樂天知命,故不憂耳,非不欲久生也。
且夫深入九泉之下,長空罔極,始為螻蟻之糧,終與塵埃合體,令怛然心熱,不覺咄嗟。
若心有求生之志,何不屏置不急之事,以修玄妙也哉?世人不察,惟五欲是嗜,聲色是耽。
目惑玄黃,耳務淫哇。
滋味煎其臟腑,醴醪煮其腸胃,香芬腐其骨髓,喜怒悖其正氣,思慮消其精神,哀樂殃其平粹。
夫以蕞爾之軀,攻之非一途;易竭之身,而瓜分受敵。
身非木石,其能久乎?大凡住生,先調元氣。
身有四氣,人多不明。
四氣之中,各主生死。
一曰乾元之氣,化為精,精反為氣。
精者連於神,精益則神明,精固則神暢,神暢則生健。
苦精散則神疲,精竭則神去,神去則死。
二曰坤元之氣,化為血,血復為氣。
氣血者通為內外,血壯則體豐,血固則顏盛,顏盛則生合。
若血衰則發變,血敗則腦空,腦空則死。
三曰庶氣,庶氣者,一元交氣,氣化為津,津復為氣。
氣運於生,生托於氣,陰陽動息,滋潤形體。
氣通則生,氣乏則死。
四曰眾氣,眾氣者,穀氣也。
谷濟於生,終誤於命,食穀雖生,蘊穀氣還死。
精能附血,氣能附生,當使循環,即身永固。
乾元之陽,陽居陰立,臍下氣海是也。
坤元之陰,陰居陽位,腦中血海是也。
生者屬陽,陽貫五臟,喘息之氣是也。
死者屬陰,陰納五味,穢惡之氣是也。
氣海之氣以壯精神,以填骨髓;血海之氣以補肌膚,以流血脈;喘息之氣以通六腑,以扶四肢;穢惡之氣以亂身神,以腐五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