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本草集要(上) 藥用氣味所宜2757】
凡藥之所用,皆以氣味為主。
補瀉在味,隨時而換。
氣薄為陽中之陰,氣濃者為陽中之陽;味薄為陰中之陽,味濃者為陰中之陰。
辛、甘、淡之熱者,為陽中之陽;辛、甘、淡之寒者,為陽中之陰。
酸、苦、咸之寒者,為陰中之陰;酸、苦、咸之熱者,為陰中之陽。
夫辛、甘、淡、酸、苦、咸乃味之陰陽,又為地之陰陽也。
溫涼寒熱,乃氣之陰陽,又為天之陰陽也。
氣味生成,而陰陽造化之機存焉。
一物之內,氣味兼有;一藥之中,理性具焉。
主對治療,由是而出。
凡藥苦平升,微寒平亦升,甘辛平降,甘寒瀉火,苦寒瀉濕熱,苦甘寒瀉血熱。
茯苓淡,為在天之陽也。
陽當上行,何謂利水而泄下?亦不離乎陽之體,故人手太陽。
麻黃苦,為在地之陰也,陰當下行,何謂發汗而升上?經云︰味之薄者,乃陰中之陽,所以麻黃發汗而升上,然亦不離乎陰之體,故入手太陰。
附子氣之濃者,乃陽中之陽,故經云發熱;大黃味之濃者,乃陰中之陰,故經云泄下。
粥淡,為陽中之陰,所以利小便;茶苦,為陰中之陽,所以清頭目。
凡藥根之在土中者,中半以上,脈之上行也,以生苗者為根;中半以下,氣脈之下行也,以入土者為梢。
病在中焦與上焦者,用根;在下焦者,用梢︰根升梢降。
大凡藥根有上、中、下,人身半以上,天之陽也,用頭;在中焦者,用身半以下,地之陰也,用梢。
述類象形者也。
凡藥之五味,大抵隨五臟所入之味而為補瀉。
甘入脾,酸入肝,鹹入腎,苦入心,辛入肺。
所入之味,亦不過因其性而調治之。
辛主散,酸主收,甘主緩,苦主堅,咸主軟。
辛能散結、潤燥,苦能燥濕、軟堅,鹹能軟堅,酸能收緩,甘能緩急,淡能利竅。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
(甘草。)
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
(五味子。)
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
(白朮。)
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瀉之。
(訶子皮。)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
(知母、黃柏。)
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
(知母。)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
(川芎。)
心欲軟,急食咸以軟之。
(芒硝。)
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
(甘草。)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
(白芍。)
肝虛以陳皮、生薑之類補之。
經云︰虛則補其母。
水能生木,腎乃肝之母,腎水也,若補其腎,熟地黃、黃柏是也。
如無他証,惟不足,錢氏地黃丸主之,實則白芍藥瀉之。
如無他証,錢氏瀉青丸主之,實則瀉其子,心乃肝之子,以甘草瀉心。
心虛則炒鹽補之,虛則補其母。
木能生火,肝乃心之母,肝木也,心火也,以生薑補肝。
如無他証,錢氏安神丸是也。
實則甘草瀉之。
如無他証,以錢氏方中重則瀉心湯,輕則導赤散。
脾虛則甘草、大棗之類補之。
實則以枳殼瀉之。
如無他証,虛則以錢氏益黃散,實則瀉黃散。
心乃脾之母,以炒鹽補心。
肺乃脾之子,以桑白皮瀉肺。
肺虛則五味子補之,實則桑白皮瀉之。
如無他証,實則用錢氏瀉白散,虛則用阿膠散。
虛則以甘草補脾土,補其母也。
實則以澤瀉瀉腎水,瀉其子也。
腎虛則熟地黃、黃柏補之,瀉以澤瀉瀉之。
腎本無實,本不可瀉,錢氏有補腎地黃丸,無瀉腎之藥。
肺乃腎之母,金生水故也,以五味子補肺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