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5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今醫統大全 脾胃門 藥方1025】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25 20:29: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古今醫統大全 脾胃門 藥方1025

 

 

(東垣)藿香安胃散 治脾胃虛弱,不進飲食,嘔吐不快。

 

藿香 丁香 人參(各一錢五分) 橘紅(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一片煎七分,和渣溫服。

 

溫胃湯 治服寒藥過多,以致脾胃虛弱,胃脘痛。

 

人參 黃耆 陳皮 濃朴(薑製) 砂仁 益智仁 甘草(炙,各五分) 白豆蔻 乾薑 澤瀉 薑黃(各四分)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半盞,溫和渣服。

 

四君子湯 理脾胃之主藥,補虛進食,此其人之本歟﹗人參 白朮(土炒) 白茯苓 甘草(炙)上各等分,每服五錢,水鐘半,生薑三片、棗一枚,煎七分,不拘時溫服。

 

《拔萃方》加陳皮一味,名異功散,快脾利氣最妙。

 

六君子湯 治脾胃不和,不進飲食,上燥下寒,服熱藥不得者,用此最當。

 

人參 白朮 白茯苓 甘草 陳皮 半夏(薑製)上各等分,每服五錢,薑三片、棗一枚,水鐘半煎八分,溫服。

 

治中湯 治脾胃不和,嘔逆霍亂,中滿虛痞或泄瀉。

 

人參 白朮(炒,各一錢) 甘草(炙) 乾薑(炮) 青皮 陳皮(各五分) 上水盞半、薑棗煎七分服。

 

如嘔甚,加半夏、丁香,名丁香溫中湯。

 

理中湯 治脾胃虛寒,或痛不思飲食。

 

惡冷甚者加熟附子一二片煎。

 

(名附子理中湯,方見傷寒門內。

 

) 參苓白朮散 治脾胃虛弱,飲食不進,或嘔吐泄瀉,及大病後調助脾胃。

 

人參 白朮(炒) 茯苓 甘草(炙) 山藥(炒) 白扁豆(炒,各一斤) 蓮子(去皮心)砂仁 薏苡仁(炒) 桔梗(炒,各半斤)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棗湯調服,或飲湯亦可。

 

(《三因》)養胃湯 治脾胃虛寒,嘔逆惡心,腹脅脹疼,腸鳴泄瀉,或有外感寒熱如瘧,骨節煩疼,並皆治之。

 

藿香 濃朴(炒) 半夏(製) 茯苓(各錢半) 草果仁 陳皮 人參 附子(製三片)白朮(炒,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 上水二盞,薑三片、棗二枚煎一盞,食遠服。

 

(《千金》)大養胃丸 治脾胃虛弱,停寒留飲,膈塞氣噎,翻胃吐食,常服養脾壯氣,多進飲食。

 

人參 白朮(炒) 白 豆(炒) 陳皮 三棱(炮) 砂仁(炒) 甘草(炙) 肉豆蔻(面包煨) 莪朮(炒) 茴香(炒) 良薑 茯苓 益智仁 胡椒 木香 藿香 薏苡仁(炒)紅豆 丁香 山藥(炒) 枳殼(麩炒) 神曲(炒) 麥芽(炒) 桔梗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

 

每服一丸,食遠細嚼白湯或酒下。

 

(《三因》)補脾湯 治脾胃虛寒,泄瀉腹滿,氣逆嘔吐,飲食不消。

 

人參 茯苓 陳皮 濃朴(炒) 白朮(各八分) 甘草(炙) 乾薑(炮) 草果 麥芽(炒,各五分) 上水盞半煎七分,空心溫服。

 

(本集)大健脾丸(又名百谷丸)此方健脾養胃,滋穀氣,除濕熱,寬胸膈,去痞滿。

 

久服強中益氣,百病不生,元精炯炯,長壽之基,其在是矣。

 

凡人皆因勞倦思慮惱怒、飢飽酒色濕熱,浸以侵脾,則脾不能健運精微之氣,而胃失所基,則亦因之而遂病矣。

 

蓋胃司納受,其所以運化飲食之精氣,分布四臟,充達四肢,榮養百骸,實脾運之功也。

 

若脾臟一虧,則胃氣不行,縱多納穀,終是作脹,必至嘔吐泄瀉。

 

四臟百骸皆失榮養,則諸病變生,攻治罔效,甚則絕穀而死矣。

 

觀此則知脾土為一身之樞機,故機息則神去而氣散矣。

 

欲長生者何所恃哉?亦恃穀氣而已矣。

 

故經曰︰得穀者生,失穀者亡。

 

予製大健脾丸以輔東垣補中益氣湯,出入服之,萬無一損。

 

補中益氣,因其內傷勞倦,即病內外發熱,胃氣下陷,用以升提胃氣,救元氣之已虧,是必用之劑也。

 

若於平居不甚勞傷,胃氣不陷,內外不熱,只宜服大健脾丸,以防護而保助之,則自無傷損下陷之病至。

 

且便於尋常日用,而無煎煮煩難之弊也,不有羽冀東垣之功矣乎?人參(清河者,二兩,飯上蒸) 白朮(無油者,三兩,土炒) 枳實(一兩,飯上蒸)廣陳皮(二兩,米泔洗) 青皮(一兩,米醋炒) 白茯苓(二兩,飯上蒸) 半夏曲(一兩,炒) 穀芽(一兩六錢,炒) 山楂肉(一兩,飯上蒸) 川黃連(一兩六錢,用吳茱萸半兩,浸炒赤色去萸) 廣木香(半兩,不見火) 白豆蔻仁(半兩,炒)上末,長流水煮,老米荷葉湯滴丸,綠豆大。

 

每服百丸,食前白湯下。

 

(《本事》)溫脾散溫中開胃進食,利氣散寒。

 

白朮 陳皮 砂仁 濃朴(製,各一兩) 良薑 桔梗 白芷 茴香(炒) 木香 麥芽香附子 青皮 甘草(各半兩) 紅豆 干葛(各三錢)(《御藥》)參苓平胃散 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心腹脅脹刺痛,口苦無味,胸滿短氣,嘔噦惡心,噫氣吞酸,面色萎黃,肌體瘦弱,怠惰嗜臥,或自利,或霍亂,或嗝氣反胃,並宜服此。

 

蒼朮(製,半斤) 濃朴 陳皮(各五兩) 甘草 人參 茯苓(各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薑三片、棗一枚,煎七分,不拘時服。

 

一方棗肉丸胡椒大,每服五十丸,薑湯空心下。

 

常服一劑,和胃調氣,化宿滯消痰癖,散四時風寒瘴氣最妙。

 

(《選方》)八味理中丸 治脾胃虛寒,飲食不化,胸膈痞悶,或嘔吐泄瀉。

 

人參(一兩) 白朮(炒,四兩) 白茯苓(二兩) 甘草(兩半) 乾薑(炮,一兩) 砂仁(炒)神曲(炒。

 

各兩半) 麥芽(炒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每兩分作十丸。

 

空心用一丸,薑湯嚼下。

 

(《拔萃》)木香人參生薑枳朮丸開胃進食。

 

木香(三錢) 人參(三錢半) 乾薑(錢半) 枳實(八錢) 白朮(兩半) 陳皮(四錢) 上為細末,荷葉燒飯為丸,胡椒大。

 

每服五十丸,溫水下。

 

丁香透膈湯 治脾胃不和,虛寒惡心痰逆,或嘔吐飲食不進。

 

人參 白朮(各一錢) 陳皮 半夏(製) 濃朴(製) 甘草(炙。

 

各六分) 藿香 砂仁(炒研) 肉豆蔻(面包煨) 白豆蔻 丁香 木香 香附子(炒) 沉香(各三分)草果(三粒) 神曲(炒) 青皮 麥芽(各五分) 上水二盞、薑三片、棗一枚,煎八分。

 

不拘時溫服,忌生冷。

 

八珍湯和脾胃養氣血之要藥。

 

人參 白朮 茯苓(各一錢) 甘草(炙) 當歸(八分) 川芎 芍藥 砂仁(各五分) 上水盞半,薑三片、棗一枚,煎八分,溫服。

 

(《仁齋》)豆蔻橘紅散溫脾養胃,升降陰陽,和三焦,化宿食。

 

白豆蔻 人參 丁香 木香(各半兩) 白朮(炒) 濃朴(炒) 陳皮 半夏(製,各一兩)乾薑(炮) 神曲(炒) 藿香 甘草(炙,各半兩)上每服三錢,水盞半、薑三片、棗一枚,煎七分,溫服。

 

健脾散通中健胃,消食快氣。

 

人參 白朮(炒) 藿香 丁香 砂仁(炒) 肉果(煨) 神曲(炒) 甘草(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橘皮湯調下。

 

人參開胃湯 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

 

此藥助胃進食。

 

人參 橘紅 丁香 木香 藿香 神曲(炒) 麥芽(炒) 白朮 茯苓 砂仁 蓮肉濃朴(炒) 半夏(薑製) 甘草(炙。

 

各七分) 人參啟脾湯 治脾胃虛弱,不進飲食,此藥最效。

 

人參 白朮(各一錢) 茯苓 半夏(製) 藿香 砂仁(各五分) 橘紅(七分) 神曲(炒)麥芽(炒) 黃連(微炒) 甘草(炙,四分) 木香(三分磨)口渴加干葛一錢。

 

頭痛加川芎(五分)。

 

腹脹加蒼朮(一錢)。

 

惡心嘔吐加白豆蔻(五分)。

 

啟脾丸 治脾胃不和,氣不升降,中滿痞塞,心腹膨脹,腸鳴泄瀉,不思飲食服此。

 

人參 白朮(炒) 青皮 陳皮 神曲(炒) 麥芽(炒) 砂仁 乾薑(炮) 濃朴(炒,各一兩)甘草(炙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

 

每服一丸,食前細嚼,米飲下。

 

香砂理中丸 治脾胃虛弱,感寒停飲,心腹卒痛,手足厥冷,嘔吐清水,飲食不進。

 

人參 白朮(炒) 乾薑(炮) 甘草(炙,各二兩) 木香 砂仁(炒,各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胡椒大。

 

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白湯下。

 

(秦家)二十四味養胃丸 治風冷寒濕邪氣,腹脹痞滿刺痛,吐逆吞酸,腸鳴泄瀉,羸困倦無力,不思飲食,一切脾胃之疾宜服此。

 

丁香 沉香 木香(各錢半) 附子(製,六錢) 陳皮 大腹皮 神曲(炒,各半兩)麥芽(炒) 肉桂 白朮(各兩半) 濃朴(炒,三錢) 訶子(煨,一兩) 人參 茯苓(各四錢)砂仁(八錢) 蓽澄茄 白附子(炮) 良薑(油炒) 紅豆 胡椒 蓽茇 乾薑(炮) 甘草(各二錢) 生薑(十四兩,切焙乾)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

 

每服一丸,細嚼白湯下。

 

胃愛散 治脾胃久虛,中焦氣滯壅上,或有冷涎上潮,或嘔吐惡心,或胸腹疼痛,不思飲食。

 

人參(一兩) 白朮 茯苓 丁香 甘草(炙,各一錢) 肉果(製,三個) 黃乾薑(各半兩)上用白米二盞,同研為細末。

 

每服二錢,水一盞、薑一片,煎七分,通口服。

 

如臟腑不調,加丁香十四粒、石蓮肉七粒同煎。

 

穀神丸健脾消食益氣,進美飲食。

 

人參 青皮 香附子(炒) 三棱 蓬朮(炮) 砂仁 陳皮 神曲 麥芽(炒)枳殼(炒。

 

各等分) 上為細末,老米粉打糊丸,如胡椒大。

 

每服四十丸,空心米飲下。

 

(東垣)白朮丸 治傷豆粉濕面酒膩之物。

 

白礬(枯,三分) 黃芩(二錢) 橘皮(七錢) 神曲(炒) 半夏(製) 白朮(炒)枳實(麩炒,各一兩) 上為細末,湯浸熬餅為丸,如胡椒大。

 

每服三五十丸,白湯下。

 

素食多用乾薑,故加黃芩以瀉之。

 

(東垣)草豆蔻丸 治秋冬傷冷物,胃脘常心而痛,上支兩脅,咽膈不通。

 

炒鹽(五分) 乾生薑 青皮 陳皮 麥芽(炒) 黃芩(冬不用) 半夏(製) 神曲(炒,各半兩) 草豆蔻(面包煨去皮取仁) 白朮(炒) 枳實(炒,各一兩)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胡椒大。

 

每服三五十丸,白湯下。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9 19:42 , Processed in 0.18750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