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陰虛勞熱方 一味薯蕷飲】
治勞瘵發熱,或喘或嗽,或自汗,或心中怔忡,或因小便不利,致大便滑瀉,及一切陰分虧生懷山藥(四兩,切片)煮汁兩大碗,以之當茶,徐徐溫飲之。
山藥之性,能滋陰又能利濕,能滑潤又能收澀。
是以能補肺補腎兼補脾胃。
且其含蛋白質最多,在滋補藥中誠為無上之品,特性甚和平,宜多服常服耳。
陳修園謂︰山藥為尋常服食之物,不能治大病,非也。
若果不治大病,何以《金匱》治勞瘵有薯蕷丸。
嘗治一室女,溫病痰喘,投以小青龍加石膏湯,又遵《傷寒論》加減法,去麻黃加杏仁,喘遂定。
時已近暮,一夜安穩。
至黎明喘大作,脈散亂如水上浮麻,不分至數,此將脫之候也。
取藥不及,適有生山藥兩許,急煮汁飲之,喘稍定,脈稍斂,可容取藥,方中仍重用山藥而愈(詳案在仙露湯下)。
一室女,月信年餘未見,已成勞瘵,臥床不起。
治以拙擬資生湯,複俾日用生山藥四兩,煮汁當茶飲之,一月之後,體漸複初,月信亦通。
一婦人,產後十餘日,大喘大汗,身熱勞嗽。
醫者用黃、熟地、白芍等藥,汗出愈多。
後愚診視,脈甚虛弱,數至七至,審証論脈,似在不治。
俾其急用生山藥六兩,煮汁徐徐飲之,飲完添水重煮,一晝夜所飲之水,皆取於山藥中。
翌日又換山藥六兩,仍如此煮飲之。
三日後諸病皆愈。
一人,年四十餘,得溫病十餘日,外感之火已消十之八九。
大便忽然滑下,喘息迫促,且有煩渴之意。
其脈甚虛,兩尺微按即無。
亦急用生山藥六兩,煎汁兩大碗,徐徐溫飲下,以之當茶,飲完煎渣再飲,兩日共用山藥十八兩,喘與煩渴皆愈,大便亦不滑瀉。
引用:http://www.jklohas.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117:2010-05-25-06-51-20&catid=122:2010-05-25-06-49-40&Itemid=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