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澄澄瑩,徹底自然見;心中無一事,水清眾獸現。
心若不妄起,永劫無改變;若能如是知,是知無背面。
寒山,居浙江天臺始豐縣西四十公里的寒岩幽窟中,因不詳其姓氏,故以“寒山”稱之,又稱寒山子或貧子。
寒山常至國清寺,有僧名拾得,與寒山交友。
傳說其為文殊菩薩之化身,與豐幹(彌陀化身)、拾得(普賢化身)號稱“三聖”。
又以三者皆隱棲天臺山國清寺,故亦稱“國清三隱”。
二、唐.龐蘊 《聯燈會要》卷六
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
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
龐蘊(?——八○八),唐代著名在家禪者。
字道玄。世稱龐居士、龐翁。
湖南衡陽人。
曾參謁石頭希遷,頗有領悟。
與丹霞天然、藥山惟儼、齊峰、百靈、松山、大梅法常、洛浦、仰山等禪林碩德頻相往來。
後參禮馬祖道一,於言下領旨,頓悟玄機。
元和年間,偕家人躬耕于鹿門山下,其妻、子均因之徹悟。遺有《龐居士語錄》。
三、唐.大梅法常《景德傳燈錄》卷七
摧殘枯木倚寒林,幾度逢春不變心,樵客過之猶不顧,郢人那得苦追尋?
法常大師(七五二——八三九),唐代僧。
湖北襄陽人。
師志于禪,初于馬祖道一處參學。後隱于大梅山(浙江鄞縣)靜修。
一日,一僧奉馬祖之令,至大梅山對師道:“近日又道非心非佛。”
師雲:“這老漢惑亂人未有了日!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
馬祖聞之而謂:“梅子熟也!”自此法譽大彰,學人四至。
四、唐.黃檗希運 《宛陵錄》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經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
希運(?——八五○),唐代僧。
福州閩縣人。
幼出家于洪州黃檗山,聰慧利達,學通內外,人稱黃檗希運。
相貌殊異,額肉隆起如珠。
至洪州謁百丈懷海,得百丈所傳心印。
後於黃檗山鼓吹直指單傳的心要,時河東節度使裴休鎮宛陵,建寺,迎請說法。門下有臨濟義玄、睦州道蹤等十數人。
所述有《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廣行於世。
五、唐.香嚴智閑《景德傳燈錄》卷十一
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治;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
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諸方達道者,鹹言上上機。
香嚴智閑(?——八九八),唐代僧。
青州(山東益都)人。
初從百丈懷海出家,後謁溈山靈佑禪師,不契,泣涕辭去。
偶於山中芟草,瓦礫擊竹作聲,廓然有省,乃悟溈山秘旨,因嗣其法。
住于鄧州香嚴山,化法大行,淨侶千餘人,世稱香嚴禪師。
六、唐.洞山良價《洞山良價禪師語錄》
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不思議,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方得知。
洞山良價(八○七——八六九),唐代曹洞宗之祖。
越州會稽(浙江會稽)人。
於五泄山禮靈默禪師披剃。
曾訪溈山靈佑禪師,參“無情說法”公案,不契。
受指示往詣雲岩曇晟禪師,問無情說法之義,辭歸時,涉水睹影,大悟前旨。
於江西洞山弘揚佛法,門風頗振。
其嗣法弟子有雲居道膺、曹山本寂、龍牙居遁等二十餘人。
尤以本寂的法系,稱作曹山,合稱之,即為曹洞宗。
著有︿寶鏡三昧歌﹀、︿玄中銘﹀、《洞山語錄》等。
七、唐.洞山良價《景德傳燈錄》卷十五
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應須恁麼會,方得契如如。
八、唐.古靈神贊《五燈會元》卷四
空門不肯出,投窗也太癡,百年鑽故紙,何日出頭時?
古靈神贊,唐代禪僧。
初于福州大中寺受業,後遇百丈懷海禪師始開悟得法。
九、唐.靈雲志勤《景德傳燈錄》卷十一
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
自從一見桃花後,直至如今更不疑。
靈雲,唐代僧。福建長溪人。
嗣法于長慶大安。
初住大溈山,因睹桃花而悟道,禪林稱為“靈雲見桃明心”、“靈雲桃花悟道”。
十、唐.長沙景岑《景德傳燈錄》卷十
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前認識神,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喚作本來人。
景岑,唐代禪僧。
幼年出家,參南泉普願,嗣其法。
初住長沙鹿苑寺,複住湖南長沙山,大宣教化,時人稱為長沙和尚。
師機鋒峻峭,與仰山對話中,曾踏倒仰山,仰山謂其有如大蟲(虎)之暴亂,故諸方稱其為“岑大蟲”。諡號“招賢大師”。
十一、唐.無盡藏《增訂佛祖道影》卷四
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無盡藏,為唐代比丘尼。韶州(廣東)曹侯村人。
六祖惠能欲參謁五祖弘忍而途經韶州,聽師誦經。
師執經卷問字,六祖則謂諸佛妙理非關文字。
師極感驚異,乃遍告裡中耆宿大德,推崇六祖為有道之士,重建寶林古寺,延請六祖居之,說法弘化。
十二、宋.雪竇重顯《碧岩錄》卷二
對揚深愛老俱胝,宇宙空來更有誰?曾蠆卒橄賂∧荊固蝸喙步用す輟?p class=mtext> 雪竇重顯(九八○——一○五二),宋代雲門宗僧。
字隱之。四川遂寧人。得法于智門光祚禪師。
住雪竇山資聖寺時,大振雲門宗風,為雲門宗中興之祖。
門下弟子有天衣義懷、長蘆智福等。
諡號“明覺大師”。
遺有《明覺禪師語錄》六卷等行世。
十三、宋.茶陵鬱《五燈會元》卷六
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茶陵郁,宋代禪僧。
不曾游方行腳。
一日,乘驢度橋,一踏橋板而墮,忽然大悟,而有此悟道詩。
曾為白雲守端和尚的得度師。
十四、宋.白雲守端《白雲守端禪師廣錄》卷四
百尺竿頭曾進步,溪橋一踏沒山河,從茲不出茶川上,吟嘯無非囉哩囉。
守端(一○二五——一○七二),宋代臨濟宗楊岐派僧。
湖南衡陽人。
依茶陵郁禪師得度。
于楊岐方會禪師處得悟,承嗣其法。
曆住江西承天禪院、圓通崇勝禪院、安徽法華山證道禪院、龍門山幹明禪院、興化禪院、白雲山海會禪院等處,弘揚佛法。
遺有《白雲守端禪師語錄》二卷、《白雲守端禪師廣錄》四卷行世。
十五、宋.白雲守端《白雲守端禪師廣錄》卷三
為愛尋光紙上鑽,不能處出幾多難,忽然撞著來時路,始覺從前被眼瞞。
十六、宋.從悅《聯燈會要》卷十六
等閒行處,步步皆如,雖居聲色,寧滯有無?
一心靡異,萬法非殊,休分體用,莫擇精粗。
臨機不礙,應物無拘,是非情盡,凡聖皆除。
誰得誰失?何親何疏?拈頭作尾,指實為虛。
翻身魔界,轉腳邪途,了無逆順,不犯工夫。
從悅(一○四四——一○九一),宋代臨濟宗黃龍派僧。
虔州(江西贛縣)人。
寶峰克文禪師的法嗣。
能文善詩,率眾勤謹,遠近贊仰。
因住於隆興(江西南昌)兜率院,世稱“兜率從悅”。
宋徽宗時,丞相張商英(無盡居士)奏請諡號“真寂禪師”。
有《兜率悅禪師語要》一卷行世。
十七、宋.五祖法演《嘉泰普燈錄》卷八
山前一片閒田地,叉手叮嚀問祖翁。
幾度賣來還自買,為憐松竹引清風。
法演(?——一一○四),北宋臨濟宗楊岐派僧。
綿州巴西(四川綿陽)人。
初習百法、唯識諸論,後投白雲守端禪師,精勤參究,遂廓然徹悟。
初住四面山,後還遷白雲山,晚年曾住太平山,更遷蘄州五祖山東禪寺,世稱“五祖法演”。
十八、宋.佛果圜悟克勤 《嘉泰普燈錄》卷十一
金鴨香囊錦繡幃,笙歌叢裡醉扶歸。
少年一段風流事,只許佳人獨自知。
克勤(一○六三——一一三五),宋代僧。
字無著。
四川崇寧人。
參謁五祖法演,得其印證。
與佛鑒慧懃、佛眼清遠齊名,世有“演門二勤一遠”之稱。
政和初年,住夾山靈泉禪院,徽宗敕賜其紫服及“佛果禪師”之號。
政和末年,奉詔移住金陵蔣山,大振宗風。
後居於金山,高宗賜號“圜悟”,世稱“圜悟克勤”。
後歸成都昭覺寺。
諡號“真覺禪師”。
曾於夾山的碧岩,集雪竇重顯的頌古百則,編成《碧岩錄》,世稱禪門第一書。
此外,有《圜悟佛果禪師語錄》二十卷行世。
十九、宋.龍門清遠 《嘉泰普燈錄》卷十一
刀刀林鳥啼,披衣終夜坐,撥火悟平生,窮神歸破墮。
事皎人自迷,曲淡誰能和?念之永不忘,門開少人過。
龍門清遠(一○六七——一一二○),又稱佛眼禪師。
宋代臨濟楊岐派僧。
四川人。
雨夜讀《傳燈錄》,至“破灶墮”因緣,忽撥火大悟,而作此偈。
得法于五祖法演禪師。
曾隱居四面山大中庵,後住龍門,道望尤振,學者爭集。
有《佛眼清遠禪師語錄》行世。
二十、宋.懷深慈受 《嘉泰普燈錄》卷九
只是舊時行履處,等閒舉著便淆訛。
夜來一陣狂風起,吹落桃花知幾多。
懷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宋代雲門宗僧。
字慈受。
世稱慈受禪師。壽春府(安徽)六安人。
崇寧(一一○二——一一○六)初,謁長蘆崇信於嘉禾(浙江嘉興)資聖寺,並嗣其法。
其後奉敕住于江蘇焦山、洛陽慧林寺。
靖康事起,師二度請辭,退居洞庭包山,“退步”偈就是在這段時期的作品。
遺有《慈受深和尚廣錄》四卷行世。
二一、宋.懷深慈受 《慈受懷深禪師廣錄》
萬事無如退步人,孤雲野鶴自由身,松門十裡時來往,笑揖峰頭月一輪。
萬事無如退步休,本來無證亦無修,明窗高掛多留月,黃菊深栽盛得秋。
萬事無如退步眠,放教癡鈍卻安然,漆因有用遭人割,膏為能明徹夜煎。
二二、宋.性空妙普 《嘉泰普燈錄》卷十
船子當年返故鄉,沒蹤跡處難妙量。
真風遍寄知音者,鐵笛橫吹作散場。
妙普(一○七一——一一四二),宋代臨濟宗黃龍派僧。
字性空。
漢州人(今四川廣漢),嗣法於死心悟心禪師。
追慕船子德誠遺風,結茅於青龍之野,恒吹鐵笛以自娛,又善為賦詠,開導人心。
二三、宋.性空妙普 《嘉泰普燈錄》卷十
坐脫立亡,不若水葬,一省柴燒,二省開壙。
撒手便行,不妨快暢。
誰是知音?船子和尚。
高風難繼百千年,一曲漁歌少人唱。
二四、宋.佛燈守珣 《嘉泰普燈錄》卷十六
終日看天不舉頭,桃花爛熳始抬眸。
饒君更有遮天網,透得牢關即便休。
佛燈守珣(一○七九——一一三四),南宋臨濟楊岐派僧。
浙江人。
得法于太平佛鑒慧懃禪師。
開創浙江何山移忠寺,故又稱何山守珣。
二五、宋.無著妙總 《嘉泰普燈錄》卷十八
一葉扁舟泛渺茫,呈橈舞棹別宮商。
雲山海月都拋卻,贏得莊周蝶夢長。
妙總,宋代比丘尼。
丹徒(江蘇鎮江)人。
當代臨濟宗大慧宗杲說法,妙總參與盛會,會中宗杲大罵諸方,眾人皆驚,惟妙總獨喜。
說法畢,妙總叩請道號,宗杲予“無著”之號,並示偈雲:“盡道山僧愛罵人,只有無著罵不動。”
一日,正危坐間,忽大悟,宗杲為之印可,於是名聞四方。
二六、宋.石頭懷志 《嘉泰普燈錄》卷七
萬機休罷付癡憨,蹤跡時容野鹿參。
不脫麻衣拳作枕,幾生夢在綠蘿菴。
石頭懷志(一○四○——一一○三),宋代臨濟宗黃龍派僧。
浙江金華人。
得法于寶峰克文。示寂前,以“夢境相逢,我睡已覺,汝但莫負叢林,即是報佛恩德”示侍僧。
二七、宋.天衣如哲 《嘉泰普燈錄》卷九
瑞岩常喚主人公,突出須彌最上峰。
大地掀翻無覓處,笙歌一曲畫樓中。
天衣如哲(?——一一六○),宋代雲門宗僧。族裡未詳。
為長蘆淨照崇信禪師的法嗣。
二八、南宋.張九成 《嘉泰普燈錄》卷二十三
春天月夜一聲蛙,撞破乾坤共一家。
正恁麼時誰會得?嶺頭腳痛有玄沙。
張九成,宋錢塘人。
字自韶,自號橫浦居士,又號無垢居士。
紹興間策進士。
曾至能仁寺從大慧宗杲禪師習禪,後因和金事件,忤逆秦檜,謫居南安。
著有《橫浦集》等書。
二九、民國.虛雲 《虛雲和尚法匯》
杯子撲落地,聲響明歷歷,虛空粉碎也,狂心當下息。
虛雲(一八四○——一九五九),名古岩,字德清。
湖南湘鄉人。
為民國以來,以一身而系五宗法脈的禪宗大德。
十九歲于福建鼓山湧泉寺依常開老人出家,次年依妙蓮和尚受具足戒,其後四處行腳參訪。
五十六歲在江蘇高旻寺,因沸水濺手,致使茶杯落,而頓斷疑根,徹悟本來。
其後潛隱終南山,更名虛雲,號幻遊。
後往檳榔嶼、麻六甲、吉隆玻、臺灣等地講經弘化。
亦曾說服滇軍協統李根源,消弭逐僧毀寺之禍。
並調停漢藏糾紛,招撫盜匪,為民除去戰禍。
九十歲始離滇返鼓山任住持。一百零九歲時,在香港弘法。
於次年返回大陸。晚年駐錫江西雲居山。
師雖為禪宗巨匠,然亦每教人老實念佛。後人編有《虛雲和尚法匯》一書。
三十、民國.弘一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
問餘合適?廓爾亡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弘一(一八八○——一九四二),為民國中興南山律學名僧。
浙江平湖人,俗姓李,名廣侯,號叔同。
性情惆儻恬醇,於詩文詞賦之外,尤好書畫,工篆刻。
二十六歲至日本,入上野美術專門學校,並研究音樂,創組春柳劇社,為我國新劇運動的先驅。
回國後,任教于天津工業專門學堂。
後赴上海主持《太平洋報》筆政,藉書畫文字以宣傳革命。
一九一八年,出家於杭州大慈寺,未久即於杭州靈隱寺受具足戒,法名演音,號弘一。
師推崇印光大師,效其不收徒眾,不主寺刹的風格,惟以寫字與人結緣。晚年自號晚晴老人,又號二一老人。
坊間現有《弘一大師法集》傳世。
[題解]
古來證悟的高僧大德很多,開悟的方法更是千奇百樣。
其中有不少是看到自然界更遞興衰的現象而開悟的,譬如靈雲志勤禪師看到桃花落地而開悟;唐朝的無盡比丘尼到各地遍參之後,回來見到庭院的梅花,終於開悟。
有的禪師多以日常生活為機緣而開悟,譬如香嚴智閑禪師在鋤田的時候,偶然拾起一塊瓦片,隨手一擲,瓦片擊到竹子,“叩”地一聲,他便悟道了。南宋時的張九成,夜半聽到青蛙鳴叫的聲音,恍然大悟。
有的禪師打破了杯盤碗碟而開悟,甚至有的禪師摔了一跤而開悟,譬如有名的茶陵郁禪師,因騎驢過橋時,不小心摔了一跤,而見到自性。
種種前賢的證悟境界,透過悟道詩偈的表達,昭然如在耳目。
他們對生命的深思及參透的體悟,猶如智慧活泉,滋潤佛子枯槁的心靈;而那一份悟道後自然灑脫的境界,更引發學子向道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