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6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學●凹石】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22 21:39: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史學●凹石

 

所謂的凹石是指一種圓形略扁或者略呈長形的鵝卵石、礫石,一面或兩面有凹陷的痕跡,因為是圓的石材上有凹陷,所以稱之為凹石。

 

凹石的材質通常以砂岩或變質砂岩為主,大約是適合一個人單手持握的大小。

 

凹石是考古學上常見的器物,過去在日本、琉球、台灣等島嶼地區都常發現。

 

早期的研究者發現凹石這種器物在台灣中西部海岸的貝塚遺址中常出土,所以推測凹石是用來敲擊單殼貝類以取得貝肉的工具,因為凹石的大小適合手拿,所以使用起來相當便利順手,而凹石凹陷的地方,正是長期敲打貝殼所留下的痕跡。

 

所有的貝類都需要用凹石敲打嗎?

 

所有的凹石都是用來敲打貝類的嗎?

 

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首先,雙殼貝如蛤只要煮熟貝殼就會打開,不需要敲打就可以取得貝肉,反觀單殼貝大多是吸附在岩石上,而且殼比較硬,所以才需要使用凹石敲打。

 

根據研究,並不是所有的凹石都以敲打貝類為主要的功能,隨著考古研究成果的累積,我們發現不只有貝塚遺址才會出土凹石,但是有些地方伴隨凹石出土的單殼貝並不多見,因此開始有人討論凹石是否有其他用途,例如用於敲打堅硬的核果,此外凹石也可能具有當成槌子來敲打其他物品的功能。

 

以台灣十三行遺址出土的凹石為例,十三行遺址因為已經進入金屬器時代,所以出土的石器數量不多,而出土石器中比例最高的器物就是凹石,但是十三行遺址出土的貝類多為雙殼貝。

 

再考慮到遺址的整體脈絡,研究者認為這個遺址的凹石可能還可以用來敲打雕刀來進行木器的雕鑿,或者是作為鍛鐵活動進行時的捶打工具,例如捶打鐵釘等。

 

凹石的凹痕是因為長期使用消耗之後所留下的痕跡,可以想見在一開始被人拿來使用的時候,上面可能光滑而沒有凹痕;

 

而人類使用凹石,並不需要特別的加工,只需要從河床裡挑選經河水滾磨後顯得平滑,大小適中的石材來使用即可。

 

因此我們可以推想,凹石這種器物應該經常被發現,而事實上也是如此,除了十三行遺址,幾個鐵器時代的文化如番仔園、蔦松、靜浦等,都因為金屬器的使用而減少了許多製造過程較為複雜的石器,但是仍有不少凹石出土,甚至直到近代還有民族學者可以觀察到原住民如阿美族使用凹石的情況。

 

在台灣地區,早期的屏東墾丁遺址、鵝鸞鼻遺址、台北的芝山岩遺址、金門的清歧遺址等,也都有凹石出土的紀錄,雖然不是精緻的器物,但是凹石的使用的確是有悠久的歷史呢。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3366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4 19:58 , Processed in 0.21874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