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墾丁遺址】 史前時代考古遺址,位於屏東縣恆春鎮墾丁里,墾丁聚落北側約500公尺石牛溪南側的海岸階地,地形為海岸平原,海拔高度在20公尺左右。
日治時期稱為「墾丁寮遺址」,最初發現者已難確認,1928年(昭和3年)的《臺灣石器時代遺物發現地名表》(第5版)指出發現者為尾崎秀真、柳鄉忠太,但最早見於記錄是1921年由山田金治發表,1930年宮本延人調查發現文化層與石棺,1931年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教室」教授移川子之藏、助手宮本延人,以及臺北醫學專門學校教諭宮原敦等發掘,此為臺灣第一次學術單位進行的考古發掘工作,前後進行3-4次發掘工作,發現至少31處石板棺與豐富陪葬之陶器、玉器等遺物,1935年臺灣總督府依「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指定為史蹟,名稱是「墾丁寮石器時代遺蹟」。
1953年考古學者石璋如、宋文薰進行調查,1977年6-7月李光周等發掘,確認本遺址為單一文化層遺址,建立碳十四絕對年代,校正後為3960B.P.,並以本遺址出土陶器以及石器中之網墜,進行史前時期社會組織之研究,為全臺首次將考古學研究加入社會組織、親屬結構等當代社會與人類學的議題,也是新考古學(又稱過程學派考古學)在臺灣研究的典型案例。
本遺址持續為學者關注與研究,除從事日治時期出土墓葬、玉器、貝器等遺物、遺跡研究之外,亦做為學術史研究之案例。
本遺址為臺灣首次進行學術發掘之考古遺址,在日治時期被指定為必須現址保存的史蹟,出土遺物精美且豐富,同時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意義,且為「牛稠子文化墾丁類型」或「墾丁文化」的命名遺址,為臺灣地區重要的遺址,不過從「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布實施以及墾丁國家公園成立以來,均未能指定此一遺址做為保護對象,因此自1980年代中期以來,即受機械化耕作、造墳而破壞,目前保存狀況不良,但仍有相當區域保存原地層。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