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28 10:11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哲學●五行】
五行之說是中國古文化的一支,究竟起源於何代何人,已不可考。
根據史記曆書:「黃帝考定星曆,建立五行,起消息。」
夏書甘誓言「有扈氏威侮五行」。
周書洪範謂箕子向武王陳九疇,云:「我聞在昔,鯀洪水,汨陳其五行。」
可見其說發生之早。
由於史料不足,殷商以上我們可以不作考查,但五行說在西周初年已在中國政治思想中佔重要地位,則是不容置疑的。
因為洪範篇雖然後人有異議之處,但代表西周初年治天下的大典章,是學者都承認的。
洪範九疇之首項便是五行,文甚明白,文曰:「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在這段文字中所說的五行,只是實實在在的五種日常生活中的物質,左傳言:「天生五材,民並用之。」
國語魯語言:「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
正是洪範中五行的本義。
由此我們可以說在西周以上的五行,只是指五種與民生日用最有密切關係的物質,這五種物質,人民如果能有效使用,生活便得到極大便利;
如果不能有效使用,生活上便發生阻礙。
然而古代人民沒有知識,要靠治天下的人去教導,洪範篇列五行為九疇之首,正表示它是治天下理民的首要工作。
甘誓言有扈氏威侮五行,即是說有扈氏肆其權勢,輕慢人民的生活,把人民生活上所憑仗的五行,不作適當的處理應用,這樣的國君自然要為人民所唾棄。
所以早期的五行說,並不含神祕玄虛色彩。
然而時代愈降,五行的思想逐漸脫離了實在的物質而走入抽象,原因有二:一是人民經過長久時間後,已知道五行之用;
二是東周以後,人民知識急劇增進。
於是,在春秋時代,我們便看到五行說蛻變為一種神祕的學問,一方面五行與四方、四時、干支、八卦、星象、數目等相結合用以解釋天災人禍,如左傳昭公十七年梓慎之論「星孛于大辰」及二十一年史墨之為趙簡子解夢即是。
一方面五行本身也發展成相生與相勝兩個循環律,與「易道周流」的哲學思想相結合,而為學術界所接受,如論語中的「鑽燧改火」與墨經中的「五行毋常勝」都是。
由春秋至戰國,此等五行的思想愈演愈盛,終至於產生了鄒衍的「五德終始」的學說。
鄒衍的「五德終始」為五行說發展的最高成就,乃應用五行相勝的律則造成一套歷史哲學理論。
自鄒衍以後,五行說普遍地為後世朝廷及民間所相信,尤為數術家的主要論理依據(漢書藝文志數術家包括天文、歷譜、五行、蓍龜、雜占、形法六家)。
今按五行說廣結諸學,自禮記月令、呂氏春秋、春秋繁露、淮南子、易緯等書中,則見其儼然若水之於萬物,無不牽合,茲不盡述,今且就其相生與相勝兩基本律則,分述如下:一、五行相生近世顧頡剛編著古史辦,將五行相生論定為漢代發展成功,實則五行之相生與相勝均應屬之於先秦。
所謂五行相生,乃指「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此一相生次序表現在先秦文獻上,最明顯的是易傳說卦傳中「帝出乎震」一章文字,依照該章文字,五行與四方、四時、八卦的配合如圖一:東方震一與東南方巽一屬木,南方離一為火,西南方坤一為土,西方兌一與西北方乾一屬金,東北方艮一為出,山為地屬,與坤同為土,而以坤為正,故艮不計(按周易坤卦辭有「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及蹇卦辭有「利西南,不利東北」句)。
如此,遂構成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相生順序。
周易原來是以乾一與坤一為兩根本卦,象天與地,今不惜將此兩卦置於西北與西南二隅之地,可見說卦傳此段文字是將八卦遷就五行相生說而成。
至於五行相生之故,蕭吉五行大義引白虎通義云:「木生火者,木性溫煖伏其中,鑽灼而生,故生火。火生土者,火熱故能焚土,木焚而成灰,灰即土也,故火生土。土生金者,金居石依山津潤而生,聚生成山,山必生石,故土生金。金生水者,少陰之氣溫潤流澤,銷金亦為水,所以山雲而從潤,故金生水。水生木者,因水潤而能生,故水生木。」
二、五行相勝五行之相生是比位相生,其相勝是間位相勝,以圖二表示之,則如下:即「木勝土,土勝水,水勝火,火勝金,金勝木。」
相勝說從古籍中看,似乎早起,如左傳昭公三十一年有:「火勝金,故弗克。」
哀公九年有:「水勝火,伐姜則可。」
而左傳中卻不見相生說。
雖然,相生與相勝,人思此當也及彼,在理論應用上或可以說是相勝說早見,在發生上應視作同時較合理。
至於五行相勝之故,白虎通義五行篇云:「五行所以相害者,天地之性眾勝寡,故水勝火也。精勝堅,故火勝金。剛勝柔,故金勝木。專勝散,故木勝土。實勝虛,故土勝水也。」
(高懷民)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04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