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27 07:45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音樂●排簫】
排簫,傳係舜作,由竹管編聯而成,根據漢應劭風俗適之記載:「舜作簫韶九成,鳳凰來儀,其形參差,像鳳之翼,十管長一尺。」
惟構造簡單的原始形態排簫,可能更早,距今已有好幾千年歷史。
爾雅說:「大簫謂之言,小簫說之筊」。
郭璞註:「言二十三管,長尺四寸;筊十六管,長尺二寸。」
自古迄宋,雖然有、筊、籟、大簫、小簫、雅簫、頌簫、韶簫、鳳簫等名稱,但統稱為簫。
在宋以後到元代,才有排簫之名,而今通用之排簫樂徽,則為清代式樣。
根據歷代資料,可知我國排簫演進之過程如下:一、型式:由不聯之單管,進步為相聯之單翼排簫,繼又進步為雙翼排簫、等管排簫及木櫝排簫。
見附圖1。
二、管數:由少而多,有七、十、十二、十五、十六、十八、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管等多種,但元、明、清三代則多用十六管排簫,或間用十二管者。
三、管底:由自然竹節作底,進步至以密蠟實底,及洞底之排簫。
四、管口:由平齊之管口,進步至V形山口,及導氣發聲之吹嘴。
五、管身:曾由等徑管,進步至朱載堉氏之變徑管,即管徑隨長度而遞變,但明、清之櫝簫,則仍保持其等徑形式。
六、音序:有各音依次排列成半音階者,也有律呂左右相間成全音階者。
前者當為時較早,而後者則較遲,但後來歷代均有,兩者交互流傳,或並存運用。
低音有起於左或右者,但也有起於中間,如律呂正聲中之排簫。
製作排簫所用之材料,雖然可用玉製,但貴而不實際,所以一般均用竹製,只要圓勻節長者,均可採用,如八芝蘭竹、臺灣矢竹等。
古代排簫多在廟堂祭典、宮廷朝會,及盛大宴饗時演奏,在周代奏簫者曾多至十二人,明代大演奏時也有十人,至於小規模演奏或民間習用,則多為四人或二人。
排簫雖為一種構造簡單的樂器,許多民族都可能會發明,但中國為一文化古國,其樂制、樂器,對附近鄰邦及太平洋區各島,均有直接及間接影響,除韓國、日本及越南外,並傳至緬甸、泰國,與印度文化匯合後,向南傳至東印度群島,然後向東經南太平洋群島而間接傳至南美洲,因南美之排簫,有兩邊長中間短如中國雙翼排簫者,也有陰陽之分,與中國觀念相同。
樂器之傳播,也會因地理環境及民族性之不同,而各自發展,並與鄰近地區接觸觀摩,再發生相互之影響。
(莊本立)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5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