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音樂●特磬】 特磬在祭典或古樂演奏時,常與編磬並列,置於殿庭之西,象徵日落西凝之力,諸事告成之意。
聶崇義三禮圖中稱為「特縣磬」,即單獨懸掛之磬。
它較編磬為大,也就是「大磬」,爾雅釋樂云:「大磬謂之毊(音囂)」注曰:形似黎錧(錧為田器,江南呼黎刃為錧),以玉為之。
此外,也有叫它為「離磬」者,如禮記明堂位有「叔之離磬」之句。
所謂離磬,就是「編離之磬」的意思。
磬為古代樂器「八音」中之石類,早在石器時代即已產生,最初為不太規則的自然形態。
到商代時,特磬漸成三角形,與犁之形狀相似,繼有自然四邊形的,也有雕刻精細虎紋圖案的。
到周代以後,就慢慢地趨向為曲尺形,即宋代的人字形。
現臺北南港中央研究院,藏有商代呈三角形,由綠黑色石塊製成的特磬(長八○.九公分,高四一‧三公分,頂厚四‧四六公分),發音宏亮,極似鐘聲;
另一塊較小者(長五十九公分,高十七至三二‧八公分,上部厚度四.九八至二‧九三公分),由黑色大理石製成。
係侯家莊一千二百一十七號墓出土,音色鏗鏘,如擊鋼板。
現在臺北、臺中、高雄孔廟中之特磬,係莊本立教授照河南安陽洹北武官村出土,商代王墓中的虎紋特磬製成,長八十四公分,高四十二公分,厚二‧五公分,材料為黑色大理石。
發音宏亮,音高相當於1D。
惟周代之磬,根據周禮考工記知:「磬氏為磬,倨句一矩有半,其博為一,股為二,鼓為三,參分其股博,去其一以為鼓博,參分其鼓博,以其一為之厚。」
惟照此比例做出之磬,較為狹長,而實際出土之周代編磬,均較寬闊。
現存於韓國國立國樂院之宋代特磬,則為曲尺型之黃鐘特磬,演奏時敲擊的部位,應確近下端處名「鼓」的部分,發音才為宏亮悠長。
每當樂章一句唱畢,即擊特磬一下,以分段落。
特磬木架與編磬的類似,惟寬度較小。
下部趺座,飾以蹲鳧,上部橫木兩端刻鳳首,並掛多節黃色絲垂作裝飾,架頂插有木雕金鳳三隻,使更美觀。
見附圖1。
(莊本立)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