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海洋●大氣二氧化碳分配】 覆蓋在地球外圍的大氣層,是由許多種氣體及懸浮一些極小固粒塵煙混合在一起而形成。
這些混合氣體中,以氮氣佔最多,約百分之七十八點零九,氧氣其次,約為百分之二十點九五,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更為稀少,約僅佔大氣容積的百分之零點零三三。
雖然其所佔的量甚為微少,但其影響生物生命的力量,所佔地位則極為重要。
植物在生長過程中,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與水作用,合成葡萄糖、澱粉等醣類。
而後動物再採食植物分解醣類取得能量而得生存。
如此再由動植物的呼吸作用,或含碳物質的腐爛與燃燒及火山爆發等,再將二氧化碳放回大氣中,此過程構成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循環。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並非固定不變,約有百分之九十九溶解在海水中,海水對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具有調節作用,亦同時構成了另一種循環。
西元一九二八年亞得尼(Adeney)曾研究二氧化碳溶於海水中的現象,他認為溶解的方式可用公式(見圖一)來表式。
式中t代表水溫℃,α為水溫在t℃時二氧化碳的飽和度,C1為海水表面二氧化碳的含量。
由上式可知影響二氧化碳溶解率的主要因素為水溫及二氧化碳的飽和度。
水溫增加時會使海水含二氧化碳的量變少。
若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多,則海水會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
若空氣中含二氧化碳的量少,則二氧化碳會自海水釋放出來而增加空氣中的含量。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其碳的種類有一種為不具放射性的碳十二C12,一為具有放射性的碳十四C14,二者在大氣中的比例約為(見圖二)一般而言,在大城市上空的大氣中,由於人類大量燃燒含碳物質,使二氧化碳的含量日漸增加。
(李建志)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