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第十九章學習心得】
十九章原文: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絕民棄義,民復孝慈;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
此三者,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
見素抱朴,少私寡欲.
原來的理解為:絕,就是沒有的意思。
那麽整篇就可以理解為:沒有聖人放棄禮智,那麽人民的利益就會有很多;沒有人背棄信義,那麽社會就會有孝慈的風氣;沒有取巧放棄暴利的追逐,那麽就不會有盜賊的出現;這三方面內容,用文字不能完全能夠表達全部的內涵,所以勉強將以下的意義概括之:回到最原始的無欲無貪的狀態,心如靜水般明澈,放棄虛妄的雜念和永無止境的欲望。
原來一字錯,整篇皆錯。
如老師所言,此處的“絕”乃是卓越的意思,那麽對整篇文章就有了截然不同的理解。
結合老師耐心講解,大致論述如下: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卓越學識的聖人,丟掉心計謀略,那麽人們得到的好處就會更加多;
絕民棄義,民復孝慈;卓越見識的百姓丟棄虛假的東西,如此百姓就會有敬愛親長,有愛心的觀念;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擁有卓越的技術放棄一時的方便,那麽社會上用不正常手段謀取利益的人就不會存在。
此三者,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以上的三種狀況,當作社會發展呈現的狀態沒有停止過,因此這個事實一直在發生。
見素抱朴,少私寡欲.所以我們要做到看清事物的本質,懷有純樸的心,洞徹事物的本質,少一點不切實際的私心和欲望。
反觀時下種種社會現象,投機取巧者比比皆是;弄虛作假者此起彼伏;坑蒙拐騙者不絕於耳,歸根到底,就是人心的貪欲不斷放大,私欲極端膨脹而導致。
不正是這篇要告誡我們“見素抱朴,少私寡欲”的反證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