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文學●大唐三藏取經詩話】 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一名大唐三藏法師取經記,凡上中下三卷,不題撰者姓名。
其版本有二:甲本作新雕大唐三藏法師取經記,宋刊大字本,第一卷缺首,第二卷全缺。
舊藏日本高山寺人,今歸德富蘇峰成簣堂文庫,羅振玉影印入吉石庵叢書。
乙本名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宋刊巾箱本,舊藏日本高山寺,今為太倉喜七郎所有。
上卷缺第一則,中卷缺第八則,民國五年羅振玉影印本,十四年商務印書館排印本,兩本均殘缺不全,名稱雖異,實為一書。
王國維跋云:「卷未有中瓦子張家印款一行。
中瓦子為宋臨安府街名,倡優劇場之所在也。
夢梁錄卷十九云:舖席門保佑坊前,張官人經史子文籍鋪。
其次即為中瓦子前諸鋪。」
此書刻工字體質樸中有圓活之致,殆為南宋刊本。
唐僧取經故事,五代天福七年杭州將臺山所鑿摩崖龕像中,已有唐僧、孫悟空、沙悟靜、豬悟能、小白馬等取經故事浮雕:北宋時亦見周世宗以前所繪玄奘壁畫;
宋人陳巡檢梅嶺失妻記中已有「齊天大聖,神通廣大,變化多端」的描寫,劉後村詩亦有取經煩猴行者,吟詩輸鶴阿師句。
可見此故事發源甚早,南宋以前即甚流行。
此話共十七章節,每節標時題目次序,乃小說之最早分回形式,內容文字長短不一,長者千餘字,短者不滿百,當是說話人預備講說的提綱。
然此書並非明代吳承恩西遊記之所本,不僅敘述方式不同,取經人數不是四人而走七人;
而情節亦無直接密切的關連。
書以「詩話」名者,因每節之後必以詩作結,而此詩句皆出自書中人物之口,與話本中之詩句由說話人意思表達者不同。
王國維云:「其稱詩話,非唐宋士大夫所謂詩話,以其中有詩有話,故得此名;
其有詞者,則謂之詞話。」
現存宋人所作話本詩話,僅此一種。
坊間有大字、巾箱合刊本。
(李殿魁)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8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