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1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西周玉器概況】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5-14 22:17: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西周玉器概況

 

一、西周玉器的重要考古發現及其用料和制作簡況。

 

周王朝建立初期,史學上稱爲西周。

 

其時中國奴隸社會已進入第三王朝,都城在今陝西地區,名鎬京,與此同時又在今河南省洛陽市建爲東都。

 

西周專門制作並供王室貴族享用的玉器,已進入自殷商起的第二個高峰的後期,並取得了新的成就,制作出一大批精美佳作。

 

其中近年來各處墓葬發掘物令人矚目,重要的玉器出土地有陝西省寶雞市的強國墓地,浚縣辛村墓地,平頂山應縣墓地,三門峽虢國墓地,山西省曲沃北趙晉侯墓地,北京市房山黃土坡燕國墓地等。

 

此外,自山東等地亦有零星發現。

 

上述墓地、遺址和一部分早年出土,但出土時間和年代不詳。

 

從傳世玉器情況看,西周玉器有如下一些基本情況:所用的玉料較前期略講究質地美,所見大多用新疆産昆侖系玉和少量用遼甯産的岫玉。

 

西周玉器的制作,除大量用最堅硬的昆侖山玉料所表現、所用工具較前期先進和琢玉技藝大大提高外,在其他方面則與殷商時期基本相似。

 

二、西周玉器的品種及其變化。

 

西周玉器的最大變化,是表現在玉器品種上。

 

新石器時期至商代盛行的實用或不實用的玉制工具,至此時已逐漸消失;仿實戰武器而作的玉制儀仗器中,玉刀、玉戚等至少在中原地區已不能見到;玉戈、玉戚已步入衰亡期,具體表現是不僅數量不多,且器形也向小型化發展,大多從以往數十厘米長減縮至10厘米長左右,其用途也變爲象征性的,主要作珍寶和財産品收藏;禮器中的玉琮,在西周王室所在地,特別是今陝西省周原一帶,有大批發現,玉璧多已趨向小型化,玉璜、玉琥(即寫實的玉虎型器)突然增多,玉圭首次在玉器群體中出現,玉璋則仍未見實物;此期的玉佩,一個重大的變化是突破以往多爲單個爲佩的習慣,而向成組並有一定規格及組佩方向發展。

 

其形式多由若幹件玉璜和甚多不同質色的管珠等成組串綴而成,佩挂在胸前至腿足,給人一種光彩奪目和富麗堂皇的新鮮感。

 

此外,以獸面爲本摹作的嵌飾品和專供死者陪葬用的綴玉覆面(又名玉面罩)首次出現也給人深刻印象。

 

此時玉制人神器,除少量的整形直立式寫實人器外,尚見衆多形作蹲地式,通體有若幹龍或作某部器官或作佩飾穿戴,呈側身側視或個別呈正視狀的人龍複合形器。

 

其制奇特,極富時代感。

 

玉制寫實性動物形器,雖數量極可觀,但品種較殷商時期爲少,即由殷商期的數十余種減至十余種,常見有牛、羊、豬、兔、鳥、虎、鹿、龜、蟬、蠶、魚、螳螂等。

 

非寫實性的神鳥神獸,新石器時期開始出現的鳳,經夏商一度中斷後,複又出現,且突然多起來。

 

此期的鳳形作頭頂有棒槌式高冠呈直立或向前傾彎,鷹勾嘴,圓目,尾從背側上翹至頭頂。

 

龍之形亦有狠大的發展變化,除一部分保留殷商間瓶形角和雙足龍外,還新出現了兩龍或多條龍相互交接盤結式和口吐長舌的無足龍。

 

這些神鳥神獸的突然增多和更加變態神秘,說明當時的人們從早期崇奉自然和寫實動物爲主轉向崇奉神靈爲主。

 

三、西周玉器的創新與發展。

 

西周時除保留衆多的傳統玉器品類外,亦出現一些新興的玉器品種,主要的有成組佩玉器和專供死者埋葬用的玉面罩。

 

玉面罩,是由近似人面部五官形式的若幹件玉器按人體面部大小形態縫綴在布料上,形式各不相同,有的是專門而作,有的似用其它玉器改作或合並而成,每套中的各件數量不等,各呈扁平形,邊角有穿孔供縫綴用,使用時凡有飾紋部分皆朝死者面部。

 

成組佩玉,因能發出美的玉聲和控制人按一定規律移動的步伐,固又名叮當、節步和步搖,從今所知的出土遺物看,已發現10余套件,所有者皆王侯貴族。

 

他的用途含義,除上述作節步外,尚有表示等級高上、崇德,示“君子”有“光明正大”人品及美化服飾行裝用等。

 

西周時亦發現一些以往不多見的玉器,常見的有玉獸面、玉圭、玉束帛形器等。

 

其中玉圭的新出現尤引人注意,形作扁平尖首無刃狀,與文獻記述中的圭形之說相合。

 

還必須指出,青銅明穩重,“圭”字的出現亦在西周,因此,把這種玉器的最早曆史定位在西周是不成問題的,也說明以往把西周以前首端有刃的玉、石斧定名爲圭,並將其始創年代定在新石器時期是不妥的。

 

四、西周玉器的紋飾及其特點。

 

西周玉器大多有紋飾和圖案。

 

綜觀其飾紋,頗具特色並與前後各期略有所別的,共有二式:一是紋飾相對簡化,具體表現是在一件玉器上往往以數道陰線表示所需的主要紋圖,有“畫龍點睛”的特殊美感和效果,所謂簡潔典雅者即指此;二是紋飾繁密布局式,其特點是凡要表現人物或象生時,其眉發、羽毛和足爪等,無不形象具體,一絲不苟,形如舉物狠近之處視物體的感覺。

 

西周玉器上飾紋的另一特點,是表示上述簡繁兩式,接目一看有如殷商期相似,既有單陰線,亦有雙鈎兩種,但細加審視,其刻紋的表現手法是有差別的。

 

如單陰線,多用斜砣琢飾,線條兩側深淺不同且呈坡狀,形同斜刀剖刻而成。

 

若爲雙鈎線,其雙線粗細不等,細者如商代相似,似用直立刀刻成,兩邊無深淺之感,而粗者,形如上述單陰線表現法,亦用斜砣琢飾。

 

西周玉器上的人身或象生器的眼睛,形式與商代特別是殷商時相似,亦慣用“臣”字目,唯此器的“臣”字目與目紋的兩側眼角,有一段延長線紋。

 

此外,西周玉器飾紋,多以龍紋鳳紋或人神紋爲主,講究紋飾的神秘威嚴,抽象變形和線條流暢等藝術效果。

 

引用:http://www.hxlsw.com/history/zhou/ls/2010/0326/52575_2.html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3000 銀幣 +1 收起 理由
左輔 感謝發文!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11 06:52 , Processed in 0.25000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