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幼幼匯集(上) 慢驚風候第十五2512】
楊氏曰︰慢驚之証,或因急驚過用涼藥,或取下大過傳變而成,或吐痢不止而得,或氣虛暴吐而成。
有臟腑虛,洞泄成者,風邪入於腸胃,故大便不禁而痢。
又有久痢胃氣虛脫成者,有傷寒傳變陰証而成者。
有得之久嗽成癇者。
有下積峻取而成者,有吐血瀉血而成者。
有感風不解,誤藥而成者。
有得之發癇不已者,有得蟲積沖心者,有卵腫疝氣腹痛得之者,有日夜盜汗,脾困多睡,煩躁引飲,四肢浮腫,大小便秘,丹瘤腫毒,龍帶纏腰,走馬急疳,皆傳慢候。
惟吐瀉積利成虛,治之則變証甚速。
慢驚者,因久吐瀉而胃氣漸虛。
胃與肺,母子也,母虛亦令子衰。
二經虛則生虛痰者,肺胃所出也。
痰則凝滯在於咽喉,如拽鋸之聲,時復瘈瘲 是也。
小兒因病後或吐瀉,脾胃虛損,遍身冷,口鼻氣出亦冷,手足時 瘈瘲,昏睡露睛,此無陽也。
急驚慢驚陰陽二証,切宜辨而治之。
急驚合涼瀉,慢驚合溫補。
世之俗醫不知分別,誤死甚多。
小兒傷於風冷,病吐瀉。
醫謂脾虛,以溫補之,不已,復以涼藥治之,又不能已,謂本傷風,復又攻之。
脾氣即虛,故大便不聚而成瀉。
當去脾風,風去則利止,宣風散主之,使君子丸補其胃。
亦有諸吐利久不瘥者,脾虛生風而成驚。
脈沉遲散緩為慢驚風。
虎口脈紋青淡紫色,伸縮來去,主慢驚風。
青紫或黑紋隱隱相雜,似出而不出,主慢脾風。
閻孝忠曰︰慢驚得於大病之後,吐瀉之餘,或誤取,轉致脾胃虛損,風邪乘之,似搐而不甚搐,名曰瘈瘲 。
似睡而精神慢,四肢冷而口中氣皆冷。
睡中露睛,或胃痛而啼哭如鴉聲,此証已危,蓋脾胃虛損故也。
潔古曰︰慢驚,陰証也,俱臟受病耳。
蓋小兒泄瀉,病久脾胃虛損,若不早治,則成慢驚,名曰瘈瘲,似搐而不甚搐也。
脾肺俱虛,肝木所乘,是為慢驚也,常用溫補羌活膏主之。
醫慢驚不可急攻。
急驚,陽証,稍易理;慢驚,陰証,最難治。
服藥已愈而尚虛乏,未待三五日之間者有之,俗謂過街候,發為定論,不可輕易妄劑投之,攻急則前功俱廢。
慢驚所治之理,須究問原由。
所發若是急驚傳陰為慢驚者,乃陽癇所作陰癇也。
當察陽証未純,其陰証,用藥斟酌。
如因泄瀉而作慢驚者,男兒為重。
如因吐逆而作慢驚者,女子為重,即陽脫而陰盛。
小兒有長幼之別,臟腑有虛實之分。
有瀉三五次,便成風候,乃由虛之盛也。
或有二三日泄,方成風候,或有五七日瀉不止,而成風候。
暴瀉成風,猶可速治。
蓋回陽調中,補氣之謂易。
若久瀉漸傳成風候者,為虛乏,故難理療。
慢驚不治証四肢厥冷,吐瀉咳嗽,面黯神慘,鴉聲胃痛,兩脅動氣,口生白瘡,發直搖頭,睛不轉,涎鳴喘嗌,頭軟,大小便不禁,手足一邊牽引者,皆為不治。
唇臉青紫者不治。
一身不管百節,似癱者不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