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52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顧松園醫鏡卷十五數集痙】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4 08:30: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顧松園醫鏡卷十五數集痙

 

 

痙者,筋病強勁不柔和也。

 

甚者,頭動搖,背反張,腳攣急,口噤 齒。

 

按經言:諸暴強直,皆屬於風。

 

又言:痙筋之病,寒則反折筋急。

 

又言:諸痙項強,皆屬於濕。

 

考《金匱》論痙。

 

亦以風、寒、濕立言。

 

謂:太陽病發熱無汗為剛痙,太陽病發熱汗出為柔痙。

 

又謂:太陽病發熱脈沉而細者,名為痙,為難治。

 

蓋太陰濕邪,淫於太陽,故令背項強直。

 

若寒、濕相合,則成剛痙:風、濕相合,則成柔痙:以太陽為病,而見太陰賊克之脈,故曰難治。

 

徐忠可注云:痙雖概為風、寒、濕所中,然原其因,多由亡血,筋無所榮,故邪得以襲之。

 

故仲景復原痙病之由,而曰: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痙。

 

夫風病下之則痙,復發汗必拘急,瘡家發汗則痙。

 

雖汗下後,或有邪乘,總由陰虛液脫筋燥致痙,則一也。

 

此丹溪論治痙,所以有不可純用風藥之戒。

 

景岳注《內經》,亦言肝主筋,其化風,故諸暴強直,皆屬於風,非外來之風。

 

內風多燥,若與風劑則益燥,宜補陰以制陽,養榮以潤燥。

 

故有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說也。

 

《千金》謂:溫病熱入腎中,亦為痙,小兒癇熱盛,亦為痙,俱當養陰清熱潤燥。

 

蓋痙病皆屬陰虛液脫筋燥所致。

 

忠可之說,深得病情,所以產後及金瘡折傷,失血過多,癰疽膿潰之後,每有此症,亦宜養陰清熱潤燥為主。

 

或金瘡所傷,癰疽潰後,冒風致痙者:即所謂破傷風也。

 

當養血疏風,方為善治。

 

產後血舍空虛,外風襲入而成痙者,即《金匱》所言:新產血虛,多汗出,易中風,故令病痙是也。

 

宜海藏防風當歸為主治之。

 

嘉言謂:庸愚不知此症,昔賢各從血舍驅風,自有成法可遵。

 

輒稱產後驚風,妄用鎮驚之藥。

 

千中千死而不悟,深為可慨。

 

又小兒體脆神怯,不耐外感壯熱,多如痙病,後世妄以驚風立名,不治外淫之邪,反投金石腦麝等藥,鎮墜外邪,深入臟腑,亦千中千死,此通國所當共禁。

 

沈氏謂:此乃少陰、少陽客邪所至,為驚為螈,感冒熱邪所致,實非驚風,並非痙病,治者審焉。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A1%A7%E6%9D%BE%E5%9C%92%E9%86%AB%E9%8F%A1/21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5 收起 理由
左輔 感謝發表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8 12:22 , Processed in 0.23437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