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674|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伏溫兼挾氣鬱痰飲食積瘀血以及胎產經帶諸宿病】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4-2-12 22:51: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伏溫兼挾氣鬱痰飲食積瘀血以及胎產經帶諸宿病

 

伏溫兼挾氣鬱痰飲食積瘀血以及胎產經帶諸宿病

 

伏溫而兼挾外感者,則以新邪而引動伏氣為病。

 

若伏溫而兼內傷者,則因內傷而留滯伏溫,不得爽達。

 

治之不得其法,每有因此淹纏,致成壞證者。

 

即如平時有氣鬱之病,則肝木不暢,絡氣鬱滯,溫邪竄入肝絡,即有胸板脅刺、咳逆等證。

 

邪鬱不達,久而化火,即蒙冒厥陰而有昏痙之變。

 

平日有痰飲內停者,抑遏溫邪,不得疏越,郁之即久,外冒之痰濁,尚未蒸開,而內藏之津液,早已乾涸。

 

一旦熱勢猝發,如烈火燎原不可措手者,亦往往有之。

 

中宮先有食滯,或因病而積,為熱邪所燔,阻結於胃,劫爍胃津,此可攻之證也。

 

須得大便通行,積去而熱邪乃隨之而解也。

 

平時有瘀血在絡,或因病而有蓄血,溫熱之邪與之糾結,熱附血而愈覺纏綿,血得熱而愈形膠固。

 

或早涼暮熱,或外涼內熱,或神呆不語,或妄見如狂,種種奇險之證,皆瘀熱所為。

 

治之者,必須導去瘀血,俾熱邪隨瘀而下,庶幾病勢可轉危為安也。

 

有胎前犯溫病者,熱邪燔灼,易於傷胎。

 

治之者,除藍布冷泥護胎外,治法亦別無善法。

 

只要眼明手快,認清病機,迎頭清泄,勿令邪熱留滯傷胎,便為得法。

 

古法每於當用方中,加入四物,名曰護胎。

 

如當用者,尚無大害;若不當用而用之,則滋膩滯邪,非徒無益,而反害之矣。

 

產後血舍空虛,百脈俱弛,當此而溫病猝發,最易陷入血絡,急則為痙狂等險候,緩則留戀血室,燔灼營陰,延為陰損之候。

 

治之者,須處處回護陰血,一面撤邪,一面養血,勿令熱邪深陷,乃為得手。

 

至兼挾經帶為病,亦與胎產相似,不外虛則邪陷、實則瘀阻兩層。

 

治之者,處處就此兩層著想,自然得法矣。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42&pid=256655&fromuid=526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2:51:49 | 只看該作者

全書上傳完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6-29 08:41 , Processed in 0.07812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