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譫語】
譫語(鄭聲附)
經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故實則譫語,虛則鄭聲。
傷寒,胃中熱盛,上乘於心,心為熱冒,則神識昏迷,妄有所見而言也,輕者睡中呢喃,重者不睡亦語。
亦有譫語者,有獨語者,有語言不休者,有言亂者,凡此見其熱之輕重也。
大抵熱入於胃,水涸屎燥,必發譫語。
又有被火劫者,有亡陽者,名各不同。
但氣短者死,脈自和則愈。
或喘滿,氣逆而上奔,自利柔脫而奪下,皆為逆也。
譫語者,脈洪數,大便閉,小便赤,手足溫,與調胃承氣湯。
胃實譫語,身熱汗多,便難,或潮熱,諸承氣湯選用之。
發汗多,亡陽譫語,身自和,不可下,柴胡桂枝湯。
下利譫語,為有燥屎,脈不微細,小承氣湯;
利不止者,不治。
三陽合病,譫語者,脈滑實,身重難以轉側,口中不仁,面垢遺尿,不可汗下,與白虎湯。
傷寒,大熱乾嘔,呻吟錯語,不得眠,犀角解毒湯。
得病無熱,但狂言,煩躁不安,精采不與人相當,與五苓散二錢,以新汲水吐之則愈。
一法用豬苓湯。
瘀血狂言譫語,漱水,大便黑色,小便多,身黃腹滿,此為當汗不汗,蓄熱在裡,輕者犀角地黃湯,甚者桃仁承氣湯、抵當丸。
婦人熱入血室,晝靜夜譫,如見鬼狀,小柴胡湯。
陽明病,其人喜忘,必有瘀血,抵當丸。
鄭聲者,重語也。
又為不正之音也。
傷寒鄭聲,如鄭衛之音,不正也。
蓋因汗後,若病患本音失而正氣虛,則鄭重,語不知高下,乃精氣奪之候也。
其脈微細,二便利,用小柴胡湯。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5%AD%E6%9B%B8/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4810&pid=6897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