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單利共生現象】
概述單利共生屬于共生的一種方式。
通過共生,共生者的一方在生活上得到某種利益,而另一方則既未得到利益,也未得到害處,稱這種現象為單利共生。
通常前者稱為共棲者(commensal),寄生者(guest)或共生者(symbiont),后者稱為寄主(host)。
關于單利共生現象的內容和范圍,有種種看法,例如有的強調認為它是個體間的體外的關系,并不伴有形態的顯著適應的變化,不包括在對方體表生活的寄生;
有的認為共生者之間,即使不保持恒常的接觸,但也應該包括在內等等。
附生于對方體上,靠對方移動而獲得利益的關系,稱為移動共生(phoresy);
利用對方體內或巢穴等作為隱蔽場所或棲息場所者,稱為寄棲共生(inquilinism),而兩者之綜合稱為混合共生(synoecy)。
另外,在寄棲共生中,有的把利用對方體內和巢穴等現象,又稱endoecism。
這些術語一般多用于包括互利共生和寄生等的概念。
再有單利共生一詞,原來是同桌同食的人們(messmate)的意思,以后用于與此相類似的動物(P.J.vanBeneden,1869)并以此作為原義。
因此,所謂單利共生現象,即是在取食場所當時所形成的臨時的群體關系,而非意味著正常的關系,所以也有的把這個木語作為單利共生認為是誤用,應予拚棄。
按其原義也適用于植物,而構成群落的許多植物,在彼此區別營養源的意義上,commensal一詞至為恰當(E.Warminig1909)。
然而目前該詞意義的誤用,已成為普遍現象。
引用:http://big5.wiki8.com/danligongshengxianxiang_104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