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三民主義●一次革命論】 中國革命領袖孫中山先生,於二十世紀初葉,旅遊美國及歐洲,他採納美國林肯「民有、民治、民享」的三大主張,完成了一套革命思想體系,就是三民主義,作為他政治思想核心。
光緒三十一年(西元一九○五年),他由美國到了歐洲,便把三民主義的革命思想宣布出來。
三民主義即是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及民生主義,這包括三種革命,即種族革命。
政治革命及社會革命。
中國革命要把這三種革命,同時進行,他國要經過三次革命,中國卻祇要一次革命,就可把這三種革命完成,所以三民主義的革命就可稱為一次的國民革命。
中山先生為求三民主義革命一次完成,從光緒三十三年至宣統三年(一九○七~一九一一),五年之中曾經過十次革命失敗,宣統三年革命成功,推翻了少數民族滿清的專制政權,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實踐了民族革命與民權革命。
但民生主義的社會革命,因為當時國內外的環境及英、日、俄、法等帝國主義,勾結國內的軍閥政客阻撓革命,始終形格勢禁,無法實施,民國祇有空名。
直到民國十四年孫先生到北京奔走和平統一中國而病逝,國民革命仍是失敗。
這即是說孫先生領導中國革命四十年,還沒有成功。
蔣介石先生繼承孫中山先生領導中國革命,自民國十三年創辦黃埔陸軍軍官學校,建立真正革命軍,遵循三民主義,實行第二期國民革命,不到兩年完成北伐,統一了中國,正想籌畫建立民主憲政制度,實行民生建設之際,又因日本帝國主義軍閥公開侵略中國,及蘇俄共產帝國主義指使中國共產黨,在國內製造混亂、暴動,及鼓動反政府的運動,自民國十九年起,經過五年後,將共黨紅軍掃蕩淨滅,同時完成抵抗日軍長期作戰準備,接著自民國二十五年,經過八年長期抗日戰爭,終得到了最後勝利。
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獲勝,使得日本無條件投降,中華民國國際地位提高,列為世界四強之一。
孰料中共得到蘇俄將中國東北俘獲日軍七十萬支步槍,及數百架飛機戰車的裝備全部供給中共,使其裝備近百萬軍隊,並得美、英、俄國為了實踐雅爾達協定,強迫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和談,庇護中共、助長中共叛亂。
經過三年的國內戰爭,導致大陸淪陷,中華民國中央政府退守臺灣。
這是中國革命於勝利之後,遭遇慘敗的事實,正因為中國革命有國際和國內的強敵,革命領袖蔣介石經過二十五年的革命戰爭仍然遭遇失敗。
民國三十五年抗日戰爭勝利之後,中國國民黨及國民政府正準備實行民權主義,建立民主憲政體制,及籌計全國民生主義經濟建設之際,由於中國共產黨得到蘇俄大力支援及英、美外交庇護,而佔據大陸。
但中華民國政府由失之大陸,收之臺灣,將中華民國已頒布之憲法及民主政治制度,仍在臺灣及福建省之金門、馬祖,實行三民主義的革命建設。
由鞏固臺灣基地,建設三民主義模範省,進而光復大陸,重建新中國,使得中國革命早日轉敗為勝,並與大陸中共政權作軍事、政治、經濟、社會、文教的競爭比賽,作為今後光復大陸時的示範。
近三十年來,中華民國在臺灣已確實實行了三民主義革命的建設。
今日臺灣建設的成就,已使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會革命,同時徹底實施。
在臺灣各民族團結一致,彼此親和、互相合作,政治革命亦早已建立由下而上,由中央到地方的地方行政制度,各級議會與職業社會團體,都實行民主、選舉制度,公正、公平、公開。
尤其是地方自治的基層組織十分健全,所有戶籍、地籍、兵籍、稅籍制度都很嚴密。
教育文化十分發達,全省已無文盲,國民九年義務教育已使兒童就學率達到百分之九十六,大專院校及科學技術教育,都很健全。
經濟建設十分發達,農工商業、國際貿易都已現代化,全省沒有失業的人,國民所得每年收入超過二千美元。
社會安定,經濟繁榮、文教發達、宗教興盛,業已做到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飯吃、人人有屋住、人人有車坐、人人有書讀、人人有工作、人人有娛樂。
這樣十五年生聚、十五年教訓的結果,凡是到過臺灣的人都稱為是奇蹟。
臺灣不僅可作亞洲各國的模範,簡直可稱得是世界最安和樂利的園地。
今日大陸中共朝野,也都知道臺灣三民主義模範省建設的成就輝煌,他們也喊出政治學臺北、經濟學臺灣的口號來了。
這可說是三民主義三種革命一次完成,或者說是一次革命成功的具體證明。
三民主義十次革命的理想是天下為公、世界大同,與世界和平。
中國的統一與中國革命的繼續,由於中華民國在臺灣建設的成功,事實上已反證資本主義革命、共產主義革命,及其他社會主義革命都有偏差,都不能解決世界國家與民族,及世界戰爭與和平的問題。
祇有三民主義一次革命,方可達到世界大同與世界和平。
這是研究三民主義一次革命,及實踐三民主義一次革命,作為今日世人研討的課題。
(鄧文儀)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03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