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13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哲學●王學三變】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24 08:44: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哲學●王學三變

 

陽明之學,有「前三變」與「後三變」。

 

前三變是成學之前,不同趨向的、異質的轉變;

 

後三變是一根同質的發展,是同一系統的圓熟完成。

 

一、前三變:異質的轉變(一)泛濫於詞章:陽明從小有志於聖賢,二十一歲遵守朱子格物之說做窮理工夫,格竹子七日而病倒,覺得聖賢有分,非人人所能做,於是漸轉向於詞章之學。

 

二十七歲,感到辭章藝能不能通於至道,又依朱子「循序致精」之言,再度做窮理工夫。

 

此次「思得漸漬洽浹」,但發覺順朱子之路走,事物之理與我的本心,終分為二,打不成一片。

 

而自己又悟不出心與理如何歸一,心情抑鬱,舊病復發,益覺聖賢有分。

 

次年中進士,觀政工部,與當時詩文之士李夢陽、何景明等,以才名爭馳騁。

 

但詞章之學畢竟不能羈絡陽明,他生命中躍動的興趣,又要轉向了。

 

(二)出入佛老:陽明偶聞道土談養生,乃漸留心仙道,講究佛學。

 

三十一歲在陽明洞正式做修煉工夫,行導引術,而達到能先知之境。

 

後又覺得此乃「簸弄精神」,不是「道」,便放棄了。

 

但仍欲離世入山,只因惦念祖母、父親,遲疑不能決。

 

後來忽然覺悟,愛親之心生於孩提,此念若拋棄,便是「斷滅種性」了。

 

陽明既悟釋老之非,表示他的心思已從孝弟一念直接歸到仁心天理。

 

而心與理為一或為二的問題,亦已迫近到要求解決的邊緣。

 

(三)龍場悟道:三十五歲,明武宗即位,宦官柄政,陽明觸怒劉瑾,逮下詔獄,廷杖四十,死而復甦。

 

後又貶調龍場做驛丞,於三十七歲春天抵達貶所。

 

陽明居夷處困,「日夜端居靜默,以求靜一,久之胸中灑灑」,終於在某日夜半,大悟格物致知之旨。

 

據年譜記載,陽明龍場之悟的關節,是「聖人之道,吾性自足。

 

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求理於事物,即是求理於心外,這是朱子的路,而陽明此時所開悟印證的,乃是「通人我,徹內外,而為人生宇宙之大本」的仁心真體(良知)。

 

仁心真體乃一切學問價值的根源,而陽明亦說「四書五經,不過說這心體而已」。

 

年譜記述陽明大悟之後,「乃以默記五經之言證之,莫不&#33047合」。

 

此所謂合,當然不是字面上的事,而是說,經文的義旨,無非是發明心體。

 

陸象山所謂「學苟知本,六經皆我註腳」,其意亦是說:六經千言萬語,不過為我的本心仁體多方印證而已。

 

陽明龍場悟道,悟的便是這個道。

 

契切於此,事物之理與吾之本心自然歸一。

 

而陽明十年困惑,至此乃告解決。

 

二、後三變:同質的發展與完成(一)默坐澄心:陽明在百折千難、瀕臨生死中大悟之後,有如經歷一場大病,元氣初復,不能不珍攝保養。

 

所以「只以收斂為主,發散是不得已」。

 

收斂,是意在復其本心,涵養真體。

 

這裏把得定,發散時便能不差謬,所以說「有未發之中,始有發而中節之和」。

 

這「默生澄心」的工夫,便是要辨識何者為「真我」,何者是「假我」;

 

將真我(本心真體)端得中正,則假我(習氣私欲)自然對照出來。

 

這是在收斂之中,一步自覺的主客分裂之工夫(主體指真我,客體指假我)。

 

這步涵養省察的工夫,亦是初階段所必須經歷的。

 

所以陽明或教人靜坐,或教人「存天理,去人欲」。

 

天理即是真我。

 

由「存天理」再進一步,便是良知之說。

 

(二)致良知:四十五歲以後,陽明在江西平諸寇,擒宸濠,軍旅中仍講學不輟。

 

五十歲正式揭示「致良知」。

 

致,是推致擴充之意。

 

「格物」則解為「正物」。

 

而物者,事也。

 

事,即是行為的終始過程。

 

吾心之良知不但知善知惡,而且好善惡惡,所以良知即是天理。

 

「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皆得其理即是皆得其正,亦就是事事物物皆得其成了。

 

陽明在江西五年,一面講學,一面成事功。

 

講學不輟,是提撕警覺,故精神凝聚;

 

成事功,是事上磨練,故深切著明。

 

這個時期的學養工夫,其意義可以歸結為三點:(1)收斂與發散圓融而為一:所謂「默不假坐,心不待澄,不習不慮,出之自有天則」。

 

當收斂則收斂,當發散則發散,已經超過「默坐澄心」、真我假我對立的階段。

 

(2)未發已發通貫而為一:良知之體,靜而無靜相,它只是未發之中;

 

良知之用,動而無動相,它只是發而中節之和,只是天理流行。

 

(3)知與行合而為一:知得真切、知得篤實,便是行。

 

行得明覺、行得精察,便是知。

 

知的過程與行的過程乃相終始者。

 

故陽明又說「如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三)圓熟化境:所謂「居越以後,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是指陽明五十歲返浙以後的晚年境界。

 

工夫到了純熟之境,良知永現作主,所以「時時知是知非」;

 

私意剝盡,了無執著,所以又「時時無是無非」(無有因主觀好惡而生起的「自以為是」或「自以為非」)。

 

凡是有所言說,皆稱本心天理而發,無須假借古人成說或書中典故,此即所謂「開口即得本心,更無須湊泊」。

 

良知的真宰,是最後的準則。

 

有了這個準則,彷彿舟之有舵,無論平瀾淺灘、顛風逆浪,只要舵柄在手,便可隨心如意,免於沈溺之患。

 

總之,陽明成學前的三變,是「自我發現」的過程,悟道以後的三變,則是「自我完成」的過程。

 

從發現自我到完成自我,正是他一生踐履的過程。

 

每一個人都要經歷「成學問、成人格」的歷程,而陽明的一生,正提供了一個成功的例證。

 

(蔡仁厚)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971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2 17:1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