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0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戲劇●戲劇】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15 22:46: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戲劇●戲劇

 

戲劇,是一種綜合的藝術表達形式,它集結了文學、美術、音樂、語言、舞蹈、燈光、化裝、建築等各項藝術的特質,來共同完成視覺的表演功能。

 

藝術與人生息息相關,人生既然沒有一定的尺碼,表現人生的藝術,便無法準確地加以界定。

 

戲劇是藝術形式的一種,因為藝術的本身就沒有一個清晰的定義,所以為戲劇下定義,也就變成一樁幾乎不可能的事。

 

不過,戲劇畢竟是一個存在的事實,從過去戲劇大師流傳下來的經典名著中,我們依然可以窺見戲劇藝術的本質。

 

因為戲劇與我們的生活極為密切,最直接的手段就是以平日的生活經驗為出發點,來了解戲劇。

 

常聽人說某一位演員臉上有戲,或是身上有戲,或是渾身是戲;

 

而某一位演員臉上沒有戲,或是身上沒有戲,或是根本沒有戲劇細胞。

 

也常聽人說這部戲裏很有戲,那部戲裏沒有戲。

 

到底什麼是戲?

 

戲是怎麼來的?

 

所謂戲,就是指那撼人感人的劇情而言。

 

劇情透過表演而傳達出來,就是觀眾所要看的戲。

 

一個演員臉上有戲,即是說他能藉著他臉部的表情來傳達劇情;

 

一個演員身上有戲,那是說他能藉著身體的動作來傳達劇情;

 

一個演員渾身是戲,那是說他每一舉一動都能傳達劇情。

 

當然,一個所謂臉上沒有戲,或是身上沒有戲,或是根本沒有戲劇細胞的演員,即是說他的臉或是身體或是全身,雖然都有表有演,有動有作,可是都與傳達劇情無關。

 

同樣的,說一部戲有戲,那是說這部戲有扣人心弦的劇情;

 

而一部所謂「無有戲的戲」,雖然有人物、有對話、有美麗的聲光和壯麗的布景,可是徒具戲劇的形式,缺少劇情,結果似戲非戲。

 

可見平常我們所指的戲,就是劇作家所編、演員所演、觀眾所要欣賞的劇情。

 

遠在西元二千多年以前,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西元前三八四~前三二二年)就早已認清了劇情是戲劇的根本。

 

他在詩論(Poetics)一書中,曾列舉劇情、人物、思想(或主題)、對話(或語言)、音樂,及布景為悲劇的六個要素,並說明這六個要素以其重要性為其先後的排列次序,特別強調劇情是悲劇的靈魂,列為第一首要。

 

「劇情」既是觀眾所要看的戲之所在,那麼戲劇必須富有戲劇性才富有可看性。

 

可是劇情何以富有戲劇性?

 

那是因為劇情是一場有懸疑(Suspense)、有危機(Crisis)、有高潮(Climax)、有驚有險、有勝有負的鬥爭(Struggle)之故。

 

可是鬥爭又是因何而起?

 

那是由正反雙方的衝突(Conflict)而發動的。

 

至於衝突的造成,源於彼此的意志(Will)不同。

 

換句話說,劇中的主人公都有一個意志,這個意志為達成某一目標而受阻,結果便發生衝突,因為衝突便展開了鬥爭,鬥爭的整個過程,迴路轉,或起或伏,這便是戲劇曲折的情節,引人入勝的戲也就在其中了。

 

由意志到劇情的完成,便是一部戲的整體架構。

 

所以意志是劇情的心臟,是發動劇情最根本的動力,甚至說整個一部戲就是一個意志的發展也無不可。

 

意志即是個人的追求,因為入類生當斯世,追求無窮,所以,也就發生了許多動人的故事。

 

其實,戲劇就是把一段精彩感人的人生故事,經過精心剪裁而搬上舞臺,雖不一定是真人真事,但卻需要切合人性人情。

 

成功的劇作家可以不必滿腹經綸,但卻不能不對人生有深刻的認識,因為祇有人生才是戲劇創作的藍本。

 

戲劇藝術可說是人生本身最生動的現身說法,把人生和盤托出,予人啟示與警覺。

 

一部優秀的劇作,都是劇情與主題水乳交融,絕非相互遷就拼湊。

 

世界上被公認為第一流的劇作家,在他們的劇作中有時我們很難窺探出他們特定的主題。

 

難道莎士比亞塑造羅密歐與茱麗葉這一對千古的情人,是為了鼓勵青年男女以身殉情?

 

難道他塑造李爾王又是為了警告那些老年人,不可愚妄自欺去信託自己的子女?

 

這裏沒有特定的答案,莎氏在這裏祇不過是提供給世人兩則感人的人生故事而已。

 

他因感而寫,自感感人而已。

 

當然,看過這兩部戲的人誰也無法否認,這裏面千真萬確地含蘊著些什麼;

 

然而我們惟一能作的解說:這就是「人生」!

 

這就是「人生的悲劇」!

 

戲劇藝術的誕生,確是一件順乎人性自然的事。

 

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特殊的事故,我們不是喜歡模仿當時發生時的情景向別人訴說嗎?

 

這種模仿的表達動作,就是演戲。

 

而所表演的那些所見所聞,就是尚未經過處理的最原始的劇情。

 

人類本能地喜歡模仿,也喜歡看別人模仿,這種人類共有的天性,便孕育了戲劇的起源。

 

可見戲劇藝術根源於人類模仿的本能,人類通過模仿使那已消逝的過去重現;

 

因此,戲劇是一種表演的視覺藝術。

 

戲劇一般分為兩大類:一是悲劇,一是喜劇。

 

悲劇與喜劇最基本的分界線在那裏?

 

到底是什麼因素決定了悲劇與喜劇之分?

 

我們知道戲劇情節發展的動力是意志,當意志化為實際行動,遭遇到一個敵對的阻力時便起衝突,跟著爆發鬥爭。

 

要是所遭遇到的這個阻力是「沛然莫之能禦」的形勢(至少被視為如此),最後所產生的結果便是悲劇;

 

反之,如果雙方角逐的力量勢均力敵,或是阻力並非完全不可抗拒(至少在外觀上如此),那麼彼此鬥爭的結果便是喜劇的收場。

 

所以悲劇與喜劇之分,完全視這個打擊意志的阻力之大小而定。

 

就悲劇言,其主人公注定是一個失敗者,他的意志雖然堅強而不留任何妥協的餘地,可是不幸他所遭遇的是一個根本「不能克服的阻力」。

 

這樣在雙方力量懸殊而又勢必一戰的情勢之下,兩相火拼,最後悲劇英雄毫無保留地付出了人類所能付出的最高代價,見證了他的意志,完成了所謂的悲劇精神。

 

反之,喜劇的主人公多是大家所戲謔的對象,他懷著一個意志(很可能是一個「鬼胎」),千方百計,企圖如願以償。

 

可是他所遭遇的阻力,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這樣兩相鬥爭,有驚無險,於是喜趣橫生,達成喜劇的效果。

 

再說有的戲劇格調高,有的戲劇格調低,這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可是戲劇的格調到底如何加以衡量?

 

這可由發乎劇中人的意志的本質(QualityofWill)來決定。

 

因為祇有高的意志高的追求,才能激發出人類高貴的情操,而把戲劇的格調提高;

 

反之,一個低俗的意志也祇能發展出一部低格調的戲劇。

 

例如希臘蘇弗克里斯(Sophocles,前四九五~前四○六)的名劇伊底帕斯王(OedipustheKing),這裏的主人公伊底帕斯,他貴為國王,但不計個人得失,為了國家與人民而一心一意地追求真理的水落石出。

 

他那種求是精神與道德勇氣,便是一種人類最高貴的情操,戲劇的發展導自這樣一個源頭,所以伊底帕斯王便被視為劇作的上品。

 

反之,一部戲劇其原動力若由一個低級的意志來推動,這種意志往往出自人類原始的獸性或低級意念,那麼其中雖也有戲,同時也可能叫座,但是戲劇的格調卻不免流於低下。

 

雖然我們在討論戲劇藝術價值時不願把藝術與道德扯到一起,可是當我們衡量一部戲劇的格調時,兩者卻自然地不期而遇。

 

一般喜劇中所「爭」所「志」者都不會太大,造成不了什麼嚴重後果;

 

也正因為所爭所志者不大,其「意志的本質」也就高不到那裏去,所以喜劇的格調和境界,便無法提升到像悲劇一樣的深邃高遠。

 

平常我們論戲劇,往往把悲劇給予較高的評價,其道理就在此。

 

莎士比亞在其皆大歡喜(AsyouLikeIt)一劇中說:「整個的世界是一個舞臺,所有的男男女女祇不過都是演員而已。」

 

在這個人生的大舞臺上,隨時都有人上臺、下臺,隨地也都有悲劇、喜劇;

 

然而世人大多數當局者迷,戲劇藝術便是透過戲中戲,幫助世人以識自己的廬山真面目!

 

(閻振瀛)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564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6 02:1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